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石油其他行業分析報告 >> 高油價時代核心競爭力從何而來

高油價時代核心競爭力從何而來

2007-12-19 08:33: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國際油價持續高位,石油企業挑戰大於機遇。

    高油價下石油市場更加多變漸漸成為人們的共識。石油石化企業如何面對挑戰?答案唯有增強核心競爭力。尤其是資源保障能力、技術開發能力、管理創新能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理應得到企業的高度關注。

    資源與技術:
    核心競爭力的支撐
    高油價下,石油市場更加多變。這種情況下,資源保障能力更應得到企業高度關注。
    十七大報告指出,「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於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髮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因此,對於石油企業來說,進一步把握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睿智之舉。

    從國內看,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剩餘油氣可采資源量分別為181.4億噸和24.1萬億立方米,占國內油氣可采儲量的71%和89%。

    從國際看,全球剩餘油氣資源豐富,目前世界石油資源的探明程度為60%左右,潛力巨大。

    雖然資源探明率低、潛力大,但勘探目標日趨複雜,實現油氣勘探開發快速發展的壓力劇增。在此形勢下,唯有不斷解放思想,立足國內,積極進行國際合作,通過重點技術攻關,加大配套成熟技術的集成和應用等,挖掘老油田周邊「隱藏的珍珠」,尋求更多的油氣新發現,實現資源保障能力的不斷提高。

    技術是資源開發的動力。作為高技術含量的石油行業的資源保障力,歸根到底還是以技術作為支撐。
    「已開發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長期存在……但我們不能因此妄自菲薄,自甘落後,更不能脫離實際,急於求成。」十七大報告對形勢的判斷客觀、科學。目前,我國石油企業已擁有一批核心和先進技術,但在上游勘探開發領域,應用性基礎研究薄弱,認識有待加強;下游煉化領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工藝技術,特別是引領產業發展的專利技術還較缺乏。
    高油價為提升科技水平提供了物質基礎。石油企業需要利用現有條件,大力實施自主創新,加快推進重大技術攻關,加大配套成熟技術的集成和應用。同時,要以戰略性眼光,將今後10年或者更長一段時間的前瞻性技術的研發作為企業一項重要工作積極開展,使技術進步真正引領宏偉大業。

    管理創新:
    錘鍊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企業的經營價值在於挑戰的不確定性。對於那些能對近期變幻不定的情況作出戰略反應而非被動應付的公司來說,當前環境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在2007中國油氣論壇上,埃克森美孚新區開拓經理理察•秋切拉這樣對記者說。
    他的這番定論,源於高油價下管理的不確定性增加: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競爭日漸加劇,面臨的環境越來越複雜。不確定性越多,管理難度也就越大。

    一個最突出的例子是成本。勘探、開採難度加大,高油價帶來的生產要素價格同步上升,使得石油企業的成本上升壓力增大。作為成熟行業,石油領域不存在太多的產品差異競爭,成本優勢即為競爭優勢,科學地壓縮成本是企業生存之道。
 
    油價上漲還將促使投資成本升高、風險加大,管理難度也隨之增加。高油價下,石油企業更要有投資的前瞻性,把握時機,超前布局;要避免追熱投資,防止今天的投入成為明天的負擔。同時,應正確看待風險,建立完善一系列評估、規避風險的機制,保證資金流向的安全性。

    管理是一門藝術。「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過:「管理好的企業,總是單調無味,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件。那是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危機早已被預見,並已將它們轉化為例行作業了。」從粗放管理走向精細管理,已成為「強企壯身」的關鍵一環。
    只有做到注重細節、立足專業、科學量化的精細管理,才能真正實現管理價值。據業內人士初步估算,優化進口原油品種,至少可以提高效益10%;國內油源統一優化配置,可提高效益5%以上;優化成品油流向,可降低物流等費用5%以上。
    可持續:
    企業永葆青春的原動力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要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這是十七大報告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期望,它要求我國石油企業必須遵循同樣的發展規律。

    走向世界,從常規能源向新能源擴展,很多大型石油公司開始向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轉型。作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團之一——BP核心業務已從陸上延伸到海上,從傳統的石油開採、煉製、營銷延伸到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與天然氣化工的全球合作。早在2005年,BP就組建了替代能源集團,一年後盈利。

    向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邁進的過程,是加速上下游一體化的過程。實踐證明,僅僅依靠單一的原油開採或煉油化工只會被動地跟著市場走,抗風險能力不強。而形成勘探、開採、加工、銷售上下游一體化,並真正讓上下游聯動起來,不僅可以直接真實反映市場,還能把市場的作用及時傳導給上游,使上下游共同應對市場變化。
 
    向綜合性能源公司轉型,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使然,是企業自身發展使然。以中國海洋為例,通過不斷完善產業鏈,現已形成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專業技術服務、基地服務、化工化肥、天然氣發電以及金融服務六大業務板塊。
    積極發展新能源,是石油公司向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邁進的重要選擇,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石油在煤層氣、油砂等6個方面開展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果。中國石油的計劃是,到2010年,煤層氣、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產量預計均可占到全國的40%,頁岩油和油砂油產量預計占全國的20%,利用地熱節約和替代煤當量預計占公司上游業務能耗總量的5%。

    高油價下,石油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共存,但挑戰大於機遇。(來源:中國能源 王晶 劉爽 陳玉強)

更多油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油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