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我國科技服務業作為支撐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在政策引領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實現跨越式發展。工信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通過優化服務體系、強化服務能力、加速成果轉化等舉措,推動科技服務向專業化、高端化方向邁進。截至2024年底,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6.8萬億元,科技型企業孵化器數量居全球首位,覆蓋95%縣級以上地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我國科技服務業以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檢驗檢測等為核心業務,已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引擎。2019年至2023年,規模以上科技服務企業營收年均增長12.3%,形成覆蓋全國的多元化服務體系。截至2024年底,全國科技服務法人單位達211.8萬個,建成以三大技術交易所、12個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為核心的轉移網絡,並通過國家產融合作平台實現助企融資超1.1萬億元。
在生態建設方面,我國構建了「點線面體」協同發展的服務體系:培育科技服務龍頭企業,提升全鏈條服務能力;布局科技服務業集聚區,形成區域輻射效應;並通過政策、資本與人才聯動,構建起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
作為科技服務的重要載體,我國孵化器通過「投孵結合」模式加速技術商業化進程。截至2024年,全國已建成1.6萬家各類科技型企業孵化載體,累計孵化企業超30萬家,其中科創板上市公司三分之一來自孵化器培育。以北京、上海為例,標杆孵化器推動誕生了科大訊飛、大疆等科技領軍企業,形成「創業—加速—產業化」的全鏈條支持體系。
數據顯示,我國孵化器年均舉辦20萬場創業活動,帶動就業超400萬人,並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布局全球孵化網絡。未來將通過設立早期投資基金、強化投孵聯動機制,進一步提升孵化效能。
《實施意見》提出推動科技服務業向「四化」升級:一是高端化發展,圍繞產業鏈部署高附加值服務;二是智能化轉型,推廣「AI+科技服務」場景應用,如利用人工智慧優化研發流程與服務定製;三是綠色化提升,在檢驗檢測、工程技術等領域普及低碳技術;四是融合化延伸,深化與三次產業的協同創新。
在具體實施路徑上,工信部將支持金融機構開發專項金融產品,完善企業創新能力評價體系,並通過「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挖掘生物製造、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早期項目。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北京市科技服務業收入已達9377.5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7.5%,印證了融合發展的顯著成效。
金融工具創新成為推動科技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國家產融合作平台已匯聚超38萬家優質企業與3000餘家金融機構,通過「綠色通道」機制助力硬科技項目融資5400億元。未來將重點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構建涵蓋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產業基金的多層次資本支持體系,並探索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等新型融資模式。
總結:當前我國科技服務業正以規模擴張與質量提升並進的姿態,加速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核心紐帶。通過強化孵化載體效能、深化產融協同、推動服務智能化升級,行業將持續釋放技術轉化潛能,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支撐。隨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和技術應用的不斷突破,科技服務業將在2025年及未來更長時期內,成為驅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
更多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