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4月台灣經濟動能延續疲軟態勢
【綜述】最新數據顯示,台灣地區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的營業氣候測驗點在2025年4月均呈現持續下跌趨勢。這一指標反映了企業對未來半年景氣預期的悲觀情緒,三大產業分別創下近三至五年內的新低水平。全球經濟波動加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及市場需求疲軟成為主要拖累因素,凸顯出台灣經濟面臨的多重挑戰與轉型壓力。
台灣製造業4月營業氣候測驗點報90.9點,較3月進一步下滑,並創2023年7月以來新低。儘管人工智慧、5G等新興科技應用帶動部分客戶提前備貨,但傳統產業面臨的需求疲軟與低價競爭持續施壓。國際油價下跌導致相關產品價格承壓,迫使多數廠商對短期景氣持保守態度。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暫緩加征高額關稅的政策僅帶來邊際改善效應,不足以扭轉整體頹勢。
服務業4月營業氣候測驗點驟降至85.41點,連續第四個月下跌,並刷新自2020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股市波動加劇與成交量萎縮直接衝擊金融業者的預期,零售餐飲等消費領域亦受高物價抑制需求影響。研究機構指出,民眾消費意願低迷與企業投資放緩形成負反饋循環,服務業復甦動能短期內難見明顯轉機。
營建業4月營業氣候測驗點報90.38點,連續四個月走跌並下探2022年12月以來低點。儘管部分開發項目因政策支持維持穩定,但房地產市場受利率環境與購屋信心不足拖累仍難回溫。數據顯示,新建案交易量未達預期目標,建築相關材料成本波動進一步壓縮業者利潤空間。
【總結】整體來看,台灣經濟在多重外部風險疊加下持續承壓:全球供應鏈重組帶來的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傳統出口產業競爭力下滑以及內需市場增長動能不足構成三重挑戰。儘管部分科技領域展現韌性,但傳統產業與服務業的低迷仍可能拉低全年經濟增長預期。未來需關注美國貨幣政策走向及兩岸貿易關係變化對台灣經濟的具體影響,短期內企業信心修復仍將面臨較大阻力。
更多製造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製造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