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棉花價格經歷了過山車行情,從年初的13000元/噸漲至年底的20000元/噸,今年三月份最高價格突破30000元/噸,棉價上漲使得服裝價格水漲船高。所以,受春季那一輪棉花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冬裝價格普遍比去年貴三成左右。為了控制成本,不少紡織企業在面料中加入了滌綸等,這使得市場上純棉服裝以及服裝的含棉量有所減少。
不過,今年因豐收等多種原因,剛剛收穫的棉花價格急轉直下,目前收購價格僅為20000元/噸左右,比春天時降了四成左右。棉花價格下降是否會帶來服裝降價呢?
五愛服裝城服裝批發商講,今年夏天在福建召開冬裝訂貨會時,他就了解到冬裝價格會比去年貴20%~30%,這主要是因為上游服裝生產企業抬高了價格,經銷商也會相應提高批發價。瀋陽市場冬裝價格不降反漲,部分品牌服裝經銷商表示,今冬服裝最多較去年貴三成左右,算是漲幅比較多的一年。
其中,布料價格漲得較多。去年12元的棉布料,今年漲到了16元,此外,去年工人工資月一般在1500元左右,今年漲到了2000元,這些費用的增加使得服裝出廠價必然上漲。
據介紹,服裝產銷有大約半年的滯後期,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冬裝,其實早在今年夏天時就已經加工完了,而當時的服裝企業所進的棉花或棉布,實際上是去年冬天或者今年春天採購的,正是價格高的時候。此外,很多紡織或服裝企業在去年行情上漲時大量壓貨,也延緩了服裝降價的速度。不過,隨著棉花價格下跌,預計明年春裝和夏裝的價格會有所下降。
服裝含棉量在悄悄減少
今年以來,很多消費者反映市場上純棉的服裝和內衣少了,對於這種現象,服裝企業更了解內情。棉花價格貴,紡織企業為了減少成本加入了滌綸等,現在很多布料的含棉量都縮水了。一些布料去年含棉量在65%左右的,今年只有50%左右,不過,這一變化普通消費者是感覺不到的。
服裝中的棉含量比幾年前減少了很多。在皇姑區一家超市,除了個別品牌外,多數服裝不是純棉的,多添加了滌綸、棉綸、氨綸,此外還有聚酯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等,在部分內衣和襪子中的吊牌中雖帶有**棉內衣、棉襪的標識,但含棉量卻非常少,最少的只有4%。
這種變化與棉花漲價有很大關係,因為純棉布料在面料產品中算是比較貴的,因此一些紡織企業通過加入滌綸等以降低成本。
更多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