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日本電子書市場占圖書市場的1.1%,即117億日元(9000萬英鎊),韓國電子書市場銷售額達到了1975億韓元(1.1億英鎊)。近年來,我國數字出版產業也發展迅猛,2009年國內電子圖書產業收入規模達到4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33%,2010年國內電子圖書產業收入規模達到5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25%。
在非洲市場上,南非的電子書市場約占圖書市場的1.5%,近400萬英鎊。目前,南非所有的大型商業圖書出版公司都有自己的數字出版部,大的電子書零售商,如Exclusive,Loot與Kalahari也都增加了他們的電子書產品。Kalahari甚至決定發行自己的電子書閱讀器,從而推動南非當地電子書的消費。事實上,在南非市場上也可以買到Kindle,價格不到400美元,配送需要不到8天的時間,這些都大大推動了南非電子書市場的發展。
2010年,英美電子書銷售增長迅速,但紙質書的銷售卻出現下滑勢頭,英美出版商紛紛指責,認為這是電子書的銷售對紙質書產生的負面影響。不管是電子書還是紙質書,他們承載的都是內容,都有利於文化與文明的傳播。數字時代打破了原有的圖書產業鏈,使書業面臨著新的變革與機遇,那麼各國目前的電子書市場呈現什麼樣的發展狀況呢?
全球電子書市場進入活躍期,美英韓電子書市場繁榮
2010年全球電子書市場增速加快,美英市場發展最快。美國電子書市場占美國整個圖書市場份額的近8%,達到了2.7億英鎊。亞馬遜Kindle和蘋果iPad這樣的電子閱讀平台的快速普及,使得美國電子書的銷售額增長迅速,而且這一發展有愈演愈烈之勢。就連美國最大的傳統書店之一巴諾書店也承認,它銷售史上最好的一個零售季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它自己的閱讀器Nook催生的。而最大的網絡書店——亞馬遜網站目前的電子書銷售情況已經超過了紙質書。大眾報紙,如《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從2011年第一季度開始,都將電子書的銷售情況納入暢銷書排行榜。美國出版商協會用「電子書市場大有可為」來概括2010年及以後的美國電子書市場。其次是英國市場。儘管英國電子書市場比美國落後近兩年,但隨著全球電子書銷售的巨幅增長,這一差距正在縮小,尤其是通過很多數字閱讀平台和閱讀設備,對出版商的元數據控制能夠輕鬆實現全球內容發行之後,更是如此。和美國一樣,英國數字閱讀不再需要購買專門的電子書閱讀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進一步繁榮了英國電子書市場。英國發行商協會數據顯示,英國市場2010年的電子書產品銷售同比增長20%,至1.8億英鎊。歐洲德國的電子書市場不到整個圖書市場份額的1%,即少於7500萬英鎊,但德國市場普遍認為,目前正是電子書市場即將取得突破的時候,電子書在2011年初的市場上即出現顯著增長態勢。德國專業電子書閱讀器和閱讀平板的銷售報告強勁。在歐洲國家中,法國、西班牙、荷蘭,他們的電子書市場均處在商業模式探索和發展的開始階段。除了歐美,亞洲的電子書市場的發展也不遜色。
更多電子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子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