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總產值未破千億
1990年後,中國逐漸成為太陽能熱水器生產與使用大國,2010年年產量4900萬平方米,占世界年產量80%左右。儘管在2010年遭遇「倒春寒」,但中國太陽能光熱行業仍然取得不俗業績,共生產真空管4億多支,實際使用量3.68億支,全年總計生產熱水器4900萬平方米,產值735億,比2009年增長22.5%。業內人士普遍預計,在拉開中國經濟轉型大幕的2011年,有望成為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躋身「千億元產業俱樂部」的發展元年。
然而,2011年以來,原材料成本增加,人力成本上升,給全家電行業帶來巨大壓力,太陽能行業也不例外。隨著家電下鄉政策拉動效應日趨減緩,太陽能增長速度遠沒有預估的樂觀。特別是在「質量門」之後,整個產業迎來新一輪的增長速度下滑,業內甚至有觀點稱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已「日薄西山」。力諾瑞特等太陽能領軍企業充分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在保證農村市場穩步增長前提下,扛起「進城」、「出海」大旗,推動整個行業健康發展。2011年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總產值約為935億元,儘管未能實現「千億」目標,但增長速度仍然高於國家農業增長速度,快於普通工業產業增長速度。
日前在西安召開的2011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年會上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羅振濤指出,2011年,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生產真空管800萬支,太陽能真空管和平板熱水器共5760萬平方米,比2010年增長17.6%,總保有量為19360萬平方米,增長15.2%。與往年30%的增速相比,2011年是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歷史上增速最慢的一年,業內專家認為,中國太陽能行業已進入「陣痛期」。
更多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