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昨日披露,近日對6家液晶面板企業合謀操縱價格的價格壟斷行為做出總額高達3.53億元的處罰,6家企業包括韓國三星、LG以及我國台灣地區的奇美、友達、中華映管、瀚宇彩晶。這是發改委首度對境外企業價格壟斷行為做出處罰決定,也是迄今為止對價格違法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
6企業開會53次協商價格
據發改委反壟斷局披露,2006年12月以來多次接到國內相關企業舉報,稱上述企業存在價格壟斷行為。目前經查實,2001年至2006年6年時間,上述6家企業在我國台灣地區和韓國共召開53次「晶體會議」,會議輪流承辦,基本每月召開一次,主要內容是交換液晶面板市場信息,協商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境內銷售液晶面板時,涉案企業依據晶體會議協商的價格互相交換有關信息,操縱市場價格,損害了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發改委反壟斷局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雖然上述價格違法行為是價格壟斷,但因其發生年份為2001-2006年,當時國內並沒有《反壟斷法》(該法2008年8月1日起實施),因此此次處罰依據的是《價格法》中相關價格壟斷行為的處罰規定。
6企業違法所得超2億元
發改委披露的信息顯示,6家企業在中國大陸銷售涉案液晶面板數量合計514.62萬片,其中三星82.65萬片,LG192.70萬片,奇美156.89萬片,友達54.94萬片,中華映管27.06萬片,瀚宇彩晶0.38萬片,違法所得合計2.08億元。
發改委依法責令涉案企業退還國內彩電企業多付價款1.72億元,沒收3675萬元,罰款1.44億元,這使得此次價格壟斷行為的經濟制裁總金額達3.53億元。
據了解,除了退還國內企業的價款,其他沒收金額和罰款將上繳中央財政。
更多液晶面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液晶面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