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衝動換回了巨額收益,也帶來了煩惱。對於進入8萬億規模的信託業來說,2013年後三個季度面臨的近1100億元的房地產信託兌付壓力是一個定時炸彈。成功「拆線」皆大歡喜,不幸「引爆」則要承擔巨大的經濟和輿論壓力。
4、5兩月到期規模最大
數據顯示,4月1日起,今年內到期的房地產信託總規模將達到1098億元,而這只是公布數據的集合類信託。考慮到規模更大的單一信託,數字將更為驚人。證券預計,算上規模龐大的單一信託,2013年房地產信託兌付規模將達2847.9億元,其中僅二季度就達1247.6億元。而2012 年全年到期的房地產集合信託總規模只有690億元。
上述數字還不包括本該今年以後到期但在今年就提前終止的房地產項目。
數據顯示,在今年剩下的9個月時間裡,除10月和12月的兌付規模不足100億元外,其餘7個月份到期兌付的規模都在100億元以上。其中4、5兩個月份面對的房地產信託到期規模最大,分別達到178億元和185億元。
房地產市場「高壓線」
對於房地產市場,雖然有市場人士認為,新的「國五條」其實將促進一手房成交,事實上利好開發商,但在投資者眼裡,房地產市場其實是一條「高壓線」。
大資金對於房地產行業的慎重投資將直接威脅信託公司的風控效果。根據信託產品的設計套路,項目在設計初就需要考慮一旦回款出現問題,如何處置質押的資產。其中,將項目整體轉讓就是經常採用的手段。以房地產信託為例,在信託項目到期前出現問題時,將開發商抵押的土地或物業整體轉讓給各路大資金是最方便快捷的手段。但問題是,各路實力資金對於房地產行業的慎重投資則有可能將信託公司的風控措施變成空談。
更多房地產信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房地產信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