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一則「俏江南3億美金出讓69%股權」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私募股權投資公司CVCCapitalPartners準備以約3億美元收購俏江南69%的股權,該談判目前已進行到最後階段。如果雙方達成交易,那麼張蘭的持股數將縮小至31%,完全失去對俏江南的控制權。
自2008年引入鼎暉投資,2010年宣布衝刺上市,再經歷由A股轉戰H股,這家中國最具知名度的高端川菜品牌,在IPO上幾經波折仍未能成行。
俏江南公關負責人趙煒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俏江南是否已與CVC接觸並達成售股協議一事目前不便透露,但據其所知,創始人張蘭已公開否認此事,消息的來源正在調查中。
此前,據媒體報導,張蘭對此開口表示稱,俏江南無意引入其他新股東。「2013年業績還不錯,新開了10餘家門店,增長在20%-30%,計劃將在明年上市。」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張蘭出面否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擔心外界對這種融資方式的質疑,會進而引發對俏江南經營危機的質疑,擔心對品牌產生負面影響,從而採用了一種公關的說辭。
業績增長乏力
仔細觀察俏江南近幾年的擴張路徑便可發現,俏江南在過去兩年交出的開店答卷並不能令人滿意,甚至顯得有點吃力。
2013年9月份,俏江南公司新任總裁安勇曾在北京新菜品鑑會上表示,俏江南2013年業績增長水平與去年大體相同,並將在北京、上海、青島、昆明等一二線城市的重要地段再開10家新店。然而,截至2013年8月,俏江南只開設了4家新店,不足2013年計劃量的一半。
同時,2013年的門店計劃增長數量與之前幾年相比也出現大幅度的下滑。2009年和2010年,俏江南分別提出了年內開20家分店的目標;2011年提出了30家的計劃;2012年,俏江南計劃新增22家門店數量,不論最終達標與否,此前幾年的新增門店計劃都是2013年的兩倍以上。
公開數據顯示,俏江南2008年新開直營店8家,2009年新開門店3家,2010年新開門店數也是個位數,2011年俏江南也只開出11家新店,這些數字與張蘭口中的年開店百家計劃可謂是相去甚遠。
在國內開店計劃全面受挫的同時,俏江南的海外擴張計劃也難掩頹勢。俏江南曾宣布過一系列宏大的海外擴張計劃。甚至,張蘭口中的「將在紐約、蘇黎世、雅加達、東京和倫敦近期內各開一家店」的計劃也都基本夭折。
公開資料顯示,俏江南2007年銷售額就已達10億,而據CEO汪小菲2011年6月所述,俏江南共有7000名員工,每天接待2萬名客人,按照人均消費150元計算,年銷售額將近11億元,與4年前大致持平。也就是說,俏江南過去幾年的增長持續乏力。
業內人士認為,從俏江南開業之初,高端奢侈的就餐環境就一直是張蘭所提倡的賣點,其門店設計和裝潢所投入的成本費用自然遠遠不止於單店900萬-1500萬的預算。據此推想,過去幾年中,俏江南平均每年在新增門店的預算投入至少在3億-4.5億元以上。
行業數據顯示,類似於俏江南這樣的中高端餐飲連鎖企業,平均純利潤率最高可以達到10%。這意味著,俏江南年均純利潤最高也就1億元。
顯然,俏江南的商業模式、擴張模式決定了其必須獲得充分的資金支持。但是,由於開店投入過於巨大,整體發展進入瓶頸期,俏江南目前開店的主要資金來源還是俏江南門店的年利潤,而這部分資金並不足以支撐俏江南的開店計劃。
上市路途坎坷
2000年5月,俏江南在北京CBD國際貿易中心開設了首家餐廳。2002年,俏江南走出北京,在上海時代廣場開設了第一家北京以外的餐廳,從此開啟了跨區域連鎖經營的步伐。
在2008年底金融危機爆發時,俏江南因為緩解現金壓力,並計劃抄底購入一些物業的原因,決定引入外部投資者,20多家PE蜂擁而至。最終,國內知名創投公司鼎暉創投被俏江南選中,融資額為2億元,占有其中10.526%的股權。
然而,兩年多後,雙方關係卻驟然變得劍拔弩張,張蘭甚至公開責難,「引進鼎暉是俏江南最大的失誤,毫無意義。」
2010 年,包括中信建投在內的四家投行參與了俏江南上市承銷的投標,最終瑞銀勝出,成為俏江南上市的承銷商。2011年3月,俏江南正式向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的申報材料。然而,自從俏江南高調宣布上市計劃後,便開始負面新聞纏身。「剩菜口水油」、「死魚替換活魚」等話題一度被炒至沸沸揚揚。
2011 年6月,隨著時任俏江南CEO的魏蔚離開,俏江南的職業經理人團隊陸續離職,隨後,張蘭的兒子汪小菲接任CEO,俏江南的家族化特徵逐漸顯現。而這位在 2009年就對外宣稱要將俏江南帶上市的「京城四少」,則被疑利用與明星大S的感情炒作,以提高俏江南的知名度,以求儘快達成上市目的,圈到更多的錢。
俏江南A股上市的計劃最終未能如願。2012年初,在證監會公布的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名單中,俏江南的名字赫然在列。
在折戟A股之後,2012年4月,俏江南又傳出赴港上市的新聞,融資規模為3億-4億美金,不過,在今年初通過香港聯交所上市聆訊後,再度陷入沉寂至今。
「俏江南的表現是高檔餐飲轉型的一個縮影,加上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不善,給經營造成了雪上加霜的局面。能不能走出新的局面,一方面行業回暖需要一個周期,另一方面俏江南也要經歷一個艱苦的轉型階段。短時間內,俏江南重新上市的可能性應該不大。」北京志起未來營銷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向記者評論道。
更多股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股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