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到,近日,中國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原「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下稱「中投保」)被聯合資信列入了信用評級觀察名單。原因是受鋼貿行業風險暴露的影響,截至2013年9月末,扣除減值準備後,中投保應收代位追償款淨額達17.47億元。
記者了解到,在目前上海地區的訴訟案件中,中投保作為原告的訴訟仍有27宗正在等待開庭。「互保的現象嚴重,並且有的抵押物變現能力弱,即使能打贏官司,能否追回大部分的代償款仍需要關注。」11月13日,上海一位熟悉鋼貿貸款的銀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鋼貿代償支出倍增
受鋼貿行業風險暴露的影響,中投保的鋼貿融資擔保業務發生大規模的代償現象。截至2013年9月末,扣除減值準備後,中投保應收代位追償款淨額達17.47億元,另外鋼貿擔保業務的在擔保餘額仍有0.39億元。
中誠信國際一份報告認為,在中國投資擔保公司的2011、2012年財報中就顯示,其間接性融資擔保業務中鋼貿行業集中度較高,且集中在上海地區。從其被保客戶的行業分類來看,鋼材貿易占比為4.69%,排名第四位。
「當時因為銀行很看好鋼貿業務貸款的前景,並且擔保費也起碼有3個百分點,所以不少擔保公司都參與了鋼貿業務。」上述銀行業人士表示。
2012年6月末,中投保的鋼貿通擔保餘額達32.84億元。受上海地區鋼貿業務系統風險爆發的影響,代償現象陸續出現。中投保2012年的擔保代償支出同比增幅較大,達到5.66億元;然而在2013年,中投保的鋼貿通擔保面臨更大的代償支出壓力,代償情況惡化更為明顯。
評級機構認為,雖然中投保在鋼貿融資擔保業務中設置了較為齊全的反擔保措施,但是較大規模的代償款追償進度和實際損失金額仍存在不確定性,並且訴訟周期較長,部分抵押物的變現能力較弱。
上述銀行業人士介紹,鋼貿貸款的通行做法是,若擔保公司在鋼貿企業的銀行貸款中提供擔保,擔保公司會要求企業提供反擔保。其中的措施和抵押物包括:原材料、機器、半成品等銀行不太青睞的動產;銀行不接受的房產,因為往往已經被抵押過;其他關聯方做擔保等。
所幸的是,得益於代償支出壓力的釋放、大股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流動性支持,中投保目前總體業務仍穩定,流動性水平正常。
更多鋼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