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鋼貿企業被曝38億元不良資產 鋼貿商抱怨房地產拖累
雖然國慶節後鋼廠補充庫存,鋼鐵與鐵礦石價格終於迎來久違的技術反彈走勢,但由於全球鋼鐵礦業供大於求的局面並沒有改變,房地產行業的需求減弱、銷量在低位徘徊等問題讓華南地區的鋼貿商資金鍊危機仍然是「進行時」。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事實上,導致各地鋼貿商資金鍊斷裂的原因不一而足,鋼價不斷下跌、「滯後反應」是原因之一,而記者在珠三角採訪多位鋼貿商,其陷入困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與房地產行業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繫;簡而言之,其資金變成了各種形式的固定資產。
佛山的銀行業也受到鋼貿等產業影響,不良貸款額和不良率齊齊爆高的同時,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僅今年,當地一家鋼貿企業曝出的不良資產就高達38億元,並牽扯到多家銀行,涉事的多家銀行的支行行長遭到免職,某股份制銀行一級分行甚至因此降級成二級分行。
受鋼貿業影響
佛山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7個月增217%
近日,佛山鋼貿問題成為各方關注焦點,數據顯示,整個佛山的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從去年末的60.54億元飆升至192.14億元,7個月增幅達217%;不良貸款率也從去年末的0.85%升至2.6%。在佛山不到200億元的不良貸款餘額里,投向鋼材貿易、塑料貿易兩個行業的壞帳就占了一半,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鋼貿。
事實上,2012年第一季度,當中國鋼鐵業首次出現全行業虧損時,一度令人震驚。到了2013年,已讓人見怪不怪,但進入2014年以來中國鋼鐵業總體運行趨勢依然難言樂觀。
而銀行方面也將鋼貿類貸款視作「燙手的山芋」。從2011年開始,銀行就在持續收緊鋼貿貸款。而到了去年,更是有銀行將鋼貿類貸款從收緊列為「只收不貸」的行業。廣東方面,業內保守估計,珠三角鋼貿企業的不良資產高達千億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僅今年,順德一家鋼貿企業曝出的不良資產就高達38億元,其中牽扯到多家銀行,記者多方了解到,多家涉事銀行的相關責任人已經受到了處理。
導致各地鋼貿商資金鍊斷裂的原因不一而足,鋼價不斷下跌、「滯後反應」是原因之一,而記者在珠三角採訪了多位鋼貿商,其陷入困境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與房地產行業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繫;簡而言之,就是資金變成了各種形式的固定資產。
廣東鋼貿商:「房產老闆欠好多錢,拖著不還。」
廣東本地人陸老闆的大部分生意正是在風口浪尖的佛山市,在他看來,自己誠信經營了15年有餘,基本沒有做過什麼投機生意,但目前卻「拆了東牆補西牆」、為了幾百萬元的資金簡直要給人下跪了。「主要是兩家房地產老闆欠了我好多錢,拖著不還,積累起來高達1.2億元;而我上半年在行業交易增多時囤了幾千萬元的貨,沒有想到鋼價一路下行、讓人透不過氣。」
據他介紹:其中一家房產商還是知名品牌,國內赫赫有名,但由於房產需求增速放緩、前些年盲目擴張,他們自己也陷入了資金困境,目前已經在處理房產,償還鋼貿、水泥老闆的欠款。
困境原因1:房產商壓貨款
「我們這個行業是有供應規則的,房產商先拿鋼材蓋房子、蓋好了再付款給我們,他們如果不景氣,我們就被殃及池魚。」陸老闆和其他幾位同行認為:房產行業進入了價格調整期,其影響逐步流向原材料行業,有一定的滯後性,直到三季度後期,鋼貿業的資金鍊斷裂,問題集中爆發;鋼價雖有回升,但阻擋不了大的趨勢。
困境原因2:鋼貿商貸款投房地產
同是佛山的鋼貿商,李老闆則自認為有點兒「咎由自取」:他利用鋼貿商的慣常貸款渠道,從銀行貸出了1億元資金,卻沒有用在進一步購買鋼材的方面,而是悄悄投入到房地產項目中。今年夏季,朋友的樓盤上市,卻因為處在三線城市,很多房子根本賣不出去,導致未獲利、沒能償還銀行貸款。像李老闆這樣的鋼貿商並不少見。
困境原因3:拉郎配互保聯保致一損俱損
另外,鋼貿企業中盛行的「互保聯保」機制也導致部分本來經營穩定的客戶被殃及,屬於一損俱損的現象。珠三角一家中型鋼貿企業的劉老闆說:「我自己的貸款我是完全有能力償還的,但前幾年被人 拉郎配 與別的企業互保聯保,要不然我從銀行也難貸出來款;有兩家 聯保 企業我根本不了解,他們有沒有能力還款我哪裡清楚?上個月才聽說他們已資金鍊斷裂了。」雖然還沒有被銀行通知要替別人還款,劉先生依然寢食難安,急著拋售與收縮。
不良資產在轉移……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壞一些的還會慫恿、幫助企業從另一家銀行申請貸款,然後償還自家銀行的貸款,轉移不良資產。」
有的企業主辦理了大額信用卡,造成鋼貿風險向信用卡逾期轉移。
部分企業為了救急,向民間借款和P2P借貸來借款。
與長三角不同 佛山同業自助自救
從表面上看,佛山鋼貿業遇困難與全球鋼鐵價格一路走跌有關,自從2011年進入了「熊市」,國際鋼價一路震盪下行四成,而今的「白菜價」要比長三角當年爆發鋼貿危機時的價格更加低廉。
而在記者採訪中,李老闆認為:與長三角對比,「我們從銀行貸款,至少是在做實業投資;他們在幹什麼?不少人就是活生生的騙貸,重複質押後,1億元的鋼材變成了5億元的資金,想怎麼投機就怎麼投機。我們手頭至少還是有錢的,貸了1億元,鋼材跌了價也還值6000萬元;他們空手套白狼。」
對於「重複質押」,珠三角鋼貿業較少,也不是很普遍,這是華南鋼貿危機滯後爆發的主要原因;實體投資相對「健康」,承壓能力更強。
與兩年前長三角鋼貿企業普遍倒閉、老闆跑路的情況不同,華南鋼貿行業至今的恐慌情緒並沒有進一步蔓延,很多業內人士都在努力自救:鋼鐵協會內部建立應急自救機制,推動重組與合作幫扶;而部分銀行也在籌辦債券委員會,協調債務關係、防控風險蔓延。
更多鋼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