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小米國內饑渴營銷戰略很成功 海外市場拓展挑戰重重

小米國內饑渴營銷戰略很成功 海外市場拓展挑戰重重

2014-01-01 11:41:2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小米手機繼續呈現火爆之勢。小米香港官網5日透過Facebook消息稱,5000部小米手機3購買資格在38秒內售罄。此外,7日在新加坡開賣的小米3,開售2分鐘內也宣告沒貨。小米火速賣機的現象其實早已見怪不怪。不過,有批評人士指出,小米是在用這種市場手段製造人為短缺現象,根本沒有那麼多貨源。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當前小米在國內的戰略毫無疑問是非常成功的,2014年小米計劃將其智慧型手機銷量翻一番,達到4000萬台。小米去年公開表示其有意拓展全球市場,以保持其較強的增長勢頭。但對於小米這樣一家網際網路手機廠商來說,在專利、技術等方面基本沒有優勢,想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國內一樣的成績,恐怕要面臨不小困難。

  閱讀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手機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小米手機香港銷售火爆

  談起小米,不免要論及其「饑渴營銷」之道。從2011年8月16日第一款小米手機發的誕生開始到現在,其線上銷售就一直就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3月4日,小米3在中國香港開始銷售。搭載高通驍龍MSM8274AB和2GB RAM,提供5寸1080屏,售價2559港幣。登陸香港的小米手機3受到了不少用戶的追捧,但與國內供應量相比,此次提供的數量有些太少了。據悉,此次的購買資格竟然只用了短短38秒就解決。不久前小米在新加坡推出的中端機紅米手機也表現不俗,首批於2月21日開售,8分鐘內就銷售一空;第二批2月27 日開售,也在6分鐘內就被搶購完畢。

  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日前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發言指表示,小米手機第一年計及稅項的收入達126.5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則達到316億元,按年勁升1.5倍,預估至2015年可望破千億元。小米公司今年的預期目標是達到600至700億元的規模。

  不得不說小米的營銷確實非常成功 ,小米手機定位發燒友手機以及定位中端市場價格無疑是符合供需要求。在眾多手機產品里,性價比相對較高,用戶體驗較好是小米手機給消費者的普遍印象。

  小米饑渴營銷再遭質疑

  在小米手機大賣的背後,其「期貨模式」的詬病質疑聲在業界也從未消除。

  2013年10月15日當天,備受關注的小米3手機正式發售,10萬台小米3在短短的1分26秒內就被搶奪一空。在眾多米粉可望而不可得的遺憾下,手機「黃牛黨」瞄到商機,以炒蘋果「土豪金」的熱情和經驗來炒小米。從淘寶和其他渠道上看,小米3的非官方價已經被抬高几百至上千元不等。面對如此情況,消費者紛紛將矛頭指向小米公司的饑渴營銷,更有網友從技術層面指出,小米官網上的「搶購」按鈕形同虛設,當網友們點擊按鈕後,並不會經過post請求,也就是向目的伺服器發出請求,而是直接生成「售罄了」的頁面。隨之而來的是淘寶等其他渠道上出現了小米3價格高與官網價好幾百元。引得消費者直接質疑其饑渴營銷的居心。12315甚至接到不少類似投訴。

  此次在香港的37秒也遭來了不少人的質疑。有批評人士就指出,小米又在如法炮製,製造人為短缺現象來博得眼球。對此小米回應道,這種銷售模式是用來評估消費者對某一機型的反響如何,如果反響較好,小米就會增大產量以滿足需求,這樣可防止產量過剩,將成本降到最小。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不可否認,小米公司的前期戰略毫無疑問是非常成功的,饑渴營銷是小米保持品牌知名度的重要因素。如果一旦放棄了這種營銷方式,小米也就不會被神化了。可是,如此的營銷模式玩久了也會降低消費者對其的忠誠度。試想,當營銷口號被稱為噱頭之時,那時的品牌誰還要去認知?

  海外拓展挑戰重重

  至2013年起小米強調要進軍海外市場,年初的東南亞市場拓展等一系列舉動讓本就激烈的手機市場更加火爆。可是,這樣的現象表現能持續多久?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從市場環境來看,當前,本土手機再掀「出海」潮,多家廠商向海外拓展。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已獲得超過300萬的4G手機訂單,其中2014年1月單月4G手機訂貨量超過200萬台。華為、中興、TCL等眾廠商也不落下紛紛進軍海外市場。激烈的市場裡,小米的饑渴營銷或許可以獨具匠心,但是在放量的市場裡,銷量畢竟是衡量手機廠商的重要槓桿。小米海外的饑渴營銷策略也就談不上驚艷了。

  此外,與蘋果、三星、華為等廠商相比,小米這家純粹依靠網際網路做手機的廠商嚴重缺乏技術和專利積累。此前,華為、中興都曾經捲入類似的訴訟中。甚至西方的通訊巨頭也經常以此攻擊對方,特別是在4G快速發展的今天。據悉,小米科技目前獲得的專利屈指可數,且為外觀設計專利居多,而代表較高創新水平的發明專利數量為0。這也意味著,小米的海外生存技能除了那點營銷的手段外,基本沒有。

  因此,對小米來說,「走出去」並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依樣畫葫蘆。或許,饑渴營銷對現在的自己是舉足輕重,但所謂不破不立,敲開海外的大門需要的是以一種新的姿態呈現在人們面前,必須一步一步把市場做透,而不是帶著饑渴營銷的帽子。正如手機行業資深人士楊群表示,全球手機市場競爭比中國市場競爭更激烈,本土手機品牌如何在新全球手機格局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產品品質、售後服務以及品牌都將成為關鍵因素。

更多小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小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