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3月16日報導,由中共中央及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簡稱《規劃》)正式出台,也是至今被認為最具基礎性、宏觀性、戰略性的全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指導規劃。與以往的有所不同的是,此次的《規劃》起點是以強調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為主,突出國家新型城鎮化變革的創新機制,提出一系列改革針對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措施。其鮮明的特點是以改革突破來推進新型城鎮化規劃的順利實施。
在此次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的進程中,以山東省改革為首,那麼在此次改革進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呢?該怎麼落實《規劃》?以下是筆者針對以上兩個方面的疑問所搜集的答案:
新型城鎮化規劃的資金來源
在《規劃》內容中有提及,建立規範透明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創新金融服務和產品可以通過多渠道合作,並推動股權的融資以提升比重。鼓勵公共基金及保險資金等項目積極主動參與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運營。
據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副總工程師表示,以前的城鎮規劃比較依賴土地財政等制度的安排,為了降低城鎮化的成本,有些城鎮人口因住址遷移而未能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務。隨著問題不斷的積累,舊的城鎮化改革難以持續,而新型城鎮化規劃則聲稱在六年內將努力實現規劃中提及的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平均每年需要近1700萬人要有實質性的融入城鎮。
除了在稅制上增殖地方主題稅種外,在融資體質上可以明確提出建立債券髮型管理制度和評級制度,並允許地方政府干預及髮型市政債券。加快財稅體制和融資改革,建立多元化及可持續的新型城鎮化資金保障體制。
儘快公布全國住房信息聯網時間
在《規劃》內容中有提及到,健全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該規劃明確指出要確保並完善住房及用地穩定供應,提升住房用地的保障。此消息一出,在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業內人士也在呼籲,應儘快公布全國住房信息聯網時間,通過全國性的住房信息聯網系統,不僅能通過檢測實時數據並進行統計分析之外,還能有效監控房地產投資的資金流動方向和售樓狀況,以確保相關措施的正確引導。
完善公共服務
在《規劃》內容中還提及到,加快改革戶籍制度的同時,須完善和創新人口服務和管理制度。全面推進流動人口的居住制度,建立完善的居民居住年限等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其重要依據則改為須申請等級居住地常住戶口。
在全國新型城鎮化規劃中還提到,建立人口基本信息庫,逐步實現跨部門、地區等信息,建設覆蓋全國安全可靠的國家人口綜合信息庫。雖然山東省是作為此次改革的首個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示範區試點,但目前就單單濟南地區還有近百萬的進城務工人員還未能有在城鎮落戶,與城鎮戶籍人口平等的福利和公共服務則失之交臂。為此濟南市長表示,將完善市區落戶政策,建立「積分入戶」制度,合理分配落戶條件。推進國家級和市級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爭取戶籍、公共服務等領域的保障。
更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