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蘋果在中國的模仿者,小米終於在出貨量上超過了蘋果。
Canalys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和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分別是1040萬台和900萬台。事實上,這是小米手機銷量第二次在季度中超過蘋果。同樣是Canalys的數據,2013年第二季度,蘋果手機出貨量430萬台,低於小米的440萬台。
不過,二者的定位和售價並不一致,銷量的可比性並不高。特別是現在,蘋果正處在自家新產品推出之前的周期性淡季,按照慣例,這個階段的蘋果表現一向不好,不光是小米,聯想、華為等公司的銷量都超過蘋果了,因此,這個數字並不具備多少含金量。
比數字更重要的是,小米看起來已經從一個單純的模仿者成長為一個可能的挑戰者。
小米對自己的手機銷量顯然還有更大的目標。今年3月,雷軍曾表示,2014年小米的出貨量預計是4000萬台以上,明年的目標是1億台。
就銷量增幅而言,去年7月發布的紅米手機貢獻最大。截至今年2月,紅米線上線下總共達到了單款500萬台以上的出貨量。
2012年4月,雷軍曾公開宣稱不會做中低端配置的手機。小米手機定價1999元左右,目標用戶定位為發燒友。然而就在2個月之後,即2012年6月,其拿到第三輪融資2.16億美元,小米開始準備擴充產品線,紅米手機開始立項,不是中端,也不再發燒。
紅米選擇分銷商的時候,只考慮了運營商。去年7月發布移動版,11月發布聯通版,今年2月發布電信版。值得注意的是,紅米移動版並不是合約機,而是以裸機的方式銷售,中移動不需要自己投入補貼,並且能在中間賺取渠道費。截至2月底,紅米向運營商出貨250萬部,基本沒有形成渠道庫存,線下形成規模,主要得益於中移動在線下的推廣。
小米手機定位發燒友,追求高性能、高性價比,售價799元的紅米手機則定位大眾用戶,追求體驗、高性價比。從發燒,到泛發燒,最後定位於大眾,小米手機業在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覆蓋,由一線城市延伸到三線城市。
在高性價比的保證下,小米在3年的時間裡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小米最津津樂道的「口碑營銷」顯現出了作用,開始進入了擴張期。
小米手機的成功通常被歸結於小米糰隊出色的營銷能力。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智慧型手機銷售的周期性很明顯,從銷售數字上能看到明顯的需求變化,小米善於利用這種周期性去調節自己的生產量,通過一系列網際網路營銷方案,在其他手機品牌銷售最慘澹的月份製造話題,提高手機的銷售量。
「一二月春節期間,快遞公司的快遞員人數減少,電商銷售少,線下的商場比較火,恢復要到元宵節,到了3月是小高峰,累積了一些需求在3月有個釋放,到了6月又是低谷,在放暑假考試,8月底開始回升,9月開始回來,後幾個月一直往上爬到春節前。」小米總裁林斌這樣分析智慧型手機的銷售曲線。
配合這樣的銷售周期,小米在電商銷售慘澹的春節期間主打親情牌,紅米成為了春節期間送父母最好的禮物,在每年的第二個低谷期6月份推出面向學生用戶的小米青春版手機。
如果要實現雷軍1億台的出貨目標,小米需要構建起一個更為豐富和強大的生態系統。5月份發布的平板電腦,以及之前已經發布的小米電視和小米盒子都是在推動這個生態系統更加成熟。
在小米的整個體系中,MIUI有著更加重要的地位。2014年5月,MIUI用戶達到5000萬,在現有的5000萬用戶中,有4300萬用戶是跟隨小米手機自然增長而來,而刷機的用戶在700萬左右,去年年底MIUI月營收達到3000萬。「到明年春節期間MIUI的用戶應該會破億,」MIUI負責人洪鋒說。
在小米5月15日的發布會上,雷軍特地強調了MIUI對小米的重要性。作為「智能設備負責『智能』的那部分」,MIUI的重要性正前所未有地加強。在未來,如何更好挖掘現有的這5000萬用戶,成為了小米之後重要的課題。
目前,MIUI的收入來源是從2012年已經涉足的主題商店等「生態圈」渠道。包括應用商店、主題商店、遊戲中心、在線音樂、在線閱讀在內,都已經開始為MIUI賺錢。而在這之中,應用商店、遊戲中心和瀏覽器構成了比較主要的收入來源,閱讀類渠道帶來的收入略低一些。
在未來,洪鋒卻希望MIUI能變一種方式來賺錢,比如,直接從系統層面與一些服務提供商進行積極整合,靠系統來掙錢。在整合電話幫、觸寶、搜狗的電話號碼庫業務,整合58同城、大眾點評的生活類服務後,MIUI試圖把服務向更深、更基礎的方向延伸,比如最近推出的通訊錄黃頁功能和「小米生活」產品。
用360萬美元購買新域名mi.com後,小米計劃在2014年開拓10個海外市場,包括印度、俄羅斯、土耳其、巴西等國家。
但將小米賣到海外,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雷軍必須證明,他可以找到一個適合海外市場的新模式—與國內市場不同,成熟市場九成以上的手機都是通過運營商綁定銷售的,國外的用戶更習慣於從運營商那兒買手機,而不是通過電商。
一個更大的挑戰是,隨著銷量爆發式的增長以及將市場擴張到海外,小米本來就很緊張的供應鏈將面臨更大的壓力。畢竟,海外的用戶可能不象國內的米粉那樣有足夠的耐心等待。
更多小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小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