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熱炒了好幾年的IOT(物聯網)概念,有望通過微信的入局而落地。而微信擁有的入口和關係鏈優勢,也將給物聯網的普及進程提速。
日前,微信硬體團隊來到上海,為明年開啟的智能硬體創新大賽進行宣講。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大賽目的是基於微信的硬體開放平台,引爆 智能硬體開發者的創意,讓各種智能終端通過與微信連接來滿足用戶需求,並在這個過程中吸引硬體廠商、創意團隊等上下游角色入局,最終建立一個物聯網生態圈。
超級App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20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市場深度調查及投資建議報告》了解到,自2014年8月份微信公眾平台開放設備接入功能,讓公眾號可以綁定設備和傳輸設備數據,使設備和數億微信用戶連接後,微信硬體平台開放至今已有可穿戴設備、醫療健康、智能家電、智能會議室等多個成功接入的實踐案例。
PC時代,在BAT三家的傳統業務中,百度連接的是人與信息,阿里巴巴連接的是人與商品,騰訊連接的是人與人;而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這種連接最終 均指向的是人與服務,即通過手機或連接各種智能終端,滿足用戶無時無刻的需求。騰訊CEO馬化騰在今年10月份的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稱,騰訊的目標是 成為一個網際網路連接器,一端連接合作夥伴,一端連接海量用戶,最終連接一切。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微信目前是離用戶最近的移動入口之一,微信開放硬體接口,廣泛吸納第三方智能硬體團隊進駐,將加速圍繞微信這個超級App打造的物聯網的進程。
所謂超級App,是指那些擁有億級以上的巨大用戶數,屬於裝機必備,且能通過開放平台為第三方開發者在它上面進行應用服務開發的App。微信作為一個超級App,能給這些智能設備觸達用戶的頻率倍增。
出發點不同
在物聯網將人與物品連接起來後,微信的最大優勢——社交關係鏈是否會同步開放接口,成為外界關心的話題之一。分析認為,在物聯網中引入社交基因,將物與物連接和人與人連接打通,將描繪一個更大的想像空間。
對此,微信開放平台創新部高級產品經理孫丹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是否把微信的社交關係鏈導入物聯網,要看具體的應用需求,比如通 過智能家居設備觀看彈幕視頻(指用戶在觀看視頻時可實時發布評論,大量評論會向子彈一樣在螢幕上閃過),就需要引入社交關係的支持。
孫丹青說,BAT都在做物聯網,但每一個公司的出發點可能不一樣,微信做這個事情最主要的優勢和出發點是想把人與人的關係拓展到人與物的關係、拓展到物與物的關係,通過社交關係,把所有世界上的這些東西連接到一起。
此外,物聯網產生的海量數據需要雲計算的支撐,與微信的連接,要求硬體創業者擁有自己的伺服器,再和微信的伺服器接入。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一些智能硬體創業者選擇將雲端架構在阿里雲上,而騰訊對此持開放態度,無論是阿里雲還是騰訊雲,均不影響與微信對接。
不難看到,BAT的物聯網和智能硬體布局在2014年提速。2014年3月,阿里巴巴與美的合作,共建基於阿里雲的物聯網開放平台,實現對家用電器的連接 對話和遠程控制,美的也發布了首款基於阿里雲的智能空調;而百度也在今年正式開放了名為「BaiduInside」的創新智能硬體合作計劃,為那些創新 硬體提供百度的技術能力和營銷、數據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微信這個物聯網接入平台外,騰訊還有一個QQ。騰訊在2014年10月啟動了QQ物聯智能硬體開放平台,將QQ帳號體系和關係鏈開放給 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能車載等合作夥伴,實現用戶與設備及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那麼微信和QQ都在做物聯網平台,是否會產生左右手互博的局面?
對此,一位微信內部人士對記者說,騰訊內部一直鼓勵開放競爭,微信和QQ平台在物聯網領域的探索並不會產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