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虛擬運營商互換業務 流量為計費單位將成套餐趨勢

虛擬運營商互換業務 流量為計費單位將成套餐趨勢

2015-01-01 11:49:5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在虛擬運營商將語音和流量自由互換推出後,基礎電信運營商也開始跟進。近日,有消息稱,中國移動廣東分公司將推出一款懶人計費寶套餐產品,可將語音、簡訊和流量進行互換,標準按1分鐘通話=0.75M、1條短/彩信=0.5M的比例進行靈活轉換。

  1月13日記者致電中國移動廣東分公司求證此事,該公司有關人士表示,公司確實即將推出此類產品,但更詳細的業務內容目前不方便透露。

虛擬運營商互換業務 流量為計費單位將成套餐趨勢

  虛擬運營商已開展互換業務

  事實上,中國移動並不是首家推出此類業務的基礎電信運營商。早在2014年7月,中國電信就曾推出過類似產品。中國電信當時推出個性化套餐「定製」活動的最大亮點是,可對套餐內容語音、流量、簡訊進行隨意的「定、改、贈、換」。而其中的換就是用戶當月套餐內的流量、語音、簡訊按照一定比例隨意轉換。而轉換的標準是,1分鐘語音=2M流量=2條簡訊。

  但該轉換有限制條件,一是必須為定製套餐用戶,而且用戶每月最多轉換3次,每次只能轉換一種,單月轉換量最高為1000分鐘、1000M流量和1000條簡訊。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對記者表示,事實上基礎電信運營商推出語音簡訊流量互換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虛擬運營商「倒逼」。

  2014年7月,虛擬運營商蝸牛移動也曾推出一款170號段的產品,一年期內用戶每月可以任意選擇該產品所含內容,流量、語音可互換,每3M流量可轉換成4分鐘語音,每4分鐘語音可轉換成3M流量。

  隨後阿里巴巴旗下的虛擬運營商阿里通信公布的170號資費方案也可實現流量、語音、簡訊互換,標準為通話1分鐘=0.75M,1條簡訊=0.5M。不過與基礎運營商相比,虛擬運營商的互換則沒有太多限制。

  付亮表示,相比虛擬運營商,基礎電信運營商慢半拍推出該類產品的主要原因是,顧慮到還有很多2G和3G用戶,需要進行平衡和協調,而虛擬運營商沒有基礎電信運營商的顧慮,因此可迅速開展。

  流量為計費單位將成套餐趨勢

  如今,基礎電信運營商推出語音、簡訊和流量互換產品的背景是,其主營業務開始發生巨大變化,簡訊業務已下滑,通話業務增長遇天花板,而流量業務增長迅速,但是也面臨增量不增收的尷尬。

  工信部發布的2014年前11月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1~11月全國移動簡訊業務量6979億條,同比下降16.1%,收入規模同比減少超80億元,全國行動電話去話通話時長26812.1億分鐘,同比增長1.2%,持續三個月增速下滑;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達18.2億G,同比增長60.3%,同比增速首次超過60%。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總工程師何霞對記者表示,隨著業務開展發生變化,電信基礎運營商在套餐計費技術和管理方式上也會隨之變化,語音簡訊流量的互換隻是發展過程中的小插曲,未來話音通話都是基於流量,是買流量送語音和簡訊,因為未來電信運營商的套餐設計大趨勢是以流量為計費單位。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虛擬運營商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了解,美國的基礎運營商已開展類似業務。2013年3月,美國電信運營商T-Mobile曾推出一款新的無合約套餐,僅針對數據流量收費,而電話和簡訊則完全免費。據了解,該套餐的月租費最低為50美元,可以享受500MB高速數據(超出部分將進行限速)、不限時語音通話、不限量簡訊。

  實際上在中國,基礎電信運營商的套餐涉及也呈現出了類似的趨勢。2014年12月,在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中國移動推出了帶有融合通信功能的 「三新」業務,將原有手機內「通話」、「消息」、「通信錄」三個基礎功能升級為「新通話」、「新消息」、「新聯繫」,最大的亮點就是,無論是打電話還是發簡訊,可以都走數據流量。

更多虛擬運營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虛擬運營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虛擬運營商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