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15年1-4月我國鋼材出口增速高達32.7%遭遇黑五月

2015年1-4月我國鋼材出口增速高達32.7%遭遇黑五月

2015-01-01 17:01:5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鋼鐵產能過剩,「走出去」自然就成為當前中國鋼鐵企業的新希望。

2015年以來,出口企業的日子不好過,但從事鋼鐵出口的企業卻已偷偷樂了好幾個月。據2014-2018年中國鑄鋼鐵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盈利預測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4月我國鋼材出口增速高達32.7%。

但進入5月之後,這些鋼鐵出口企業卻樂不起來了。樹大招風,因為出口大增,歐美許多國家對中國鋼材出口提起或計劃提起反傾銷調查,鋼鐵出口遭遇「黑五月」。

頻遭反傾銷調查

對於出口份額較大的中國鋼企來說,5月以後的日子可能會不太好過。

近日,歐盟對外宣布將對進口取向矽鋼徵收6個月的臨時反傾銷稅,中國兩家龍頭鋼企武鋼與寶鋼均在這次歐盟的制裁名單中,反傾銷稅率為28.7%。

武鋼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歐盟上述決定對公司影響很小。根據海關數據,2014年度公司向歐盟出口取向矽鋼4647噸,占公司取向矽鋼的銷售量不足1%。

據了解,取向矽鋼是一種專業性強、附加值高的鋼材產品,主要用於製造變壓器,在普通鋼材價格不斷下跌的情況下,該品種的價格始終呈上升趨勢。另外,有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取向矽鋼出口歐盟總量為1.5萬噸左右,僅占全國產量的1.2%。

看起來似乎影響不大,但反傾銷調查卻不僅僅這一件。5月14日,歐盟委員會又確立了一項新的針對從中國和俄羅斯出口的冷軋鋼卷的反傾銷調查。根據歐盟向中國政府發出的照會,包括鞍鋼、寶鋼和武鋼在內的大型企業均在反傾銷調查範圍之內。

此外,土耳其鋼生產廠家近日也要求政府對中國鋼材採取追溯保護措施。他們稱,一季度土耳其自中國鋼材進口大幅攀升284%,到56.7萬噸,這已對當地鋼鐵行業造成損害,如果不加以控制,今年中國很可能成為土耳其的主要鋼供應國。墨西哥工業部門也在近日要求經濟部對中國鋼材立刻徵收高額關稅,否則將會影響業界數千個工作崗位。

最讓中國鋼鐵業擔心的是,歐盟的反傾銷調查可能產生示範效應,引起其他國家的效仿。因為僅僅5月份,就先後有歐盟、加拿大、秘魯、墨西哥、巴西和土耳其等國家或地區對我國鋼材出口提起或計劃提起反傾銷調查。另有消息稱,美國國內企業也已於4月份提交了對我國冷軋板卷反傾銷的投訴材料,但由於損害數據等材料需要補充,將會在6月重新提交材料。

「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以中國鋼材出口增長比較快為由,對中國鋼材產品採取各種措施,我們均表示反對。」談及這一形勢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說。

沈丹陽認為,中國鋼鐵出口增速較快應首先歸因於歐美的市場需求大,其次才是中國產品的價格優勢。而歐美則認為,中國國內鋼鐵業的產能嚴重過剩,是導致其對外低價傾銷的主要原因。

為減少鋼鐵國際貿易摩擦,中國政府也相應作出一些政策調整。2014年12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曾聯合下文,對於含硼合金鋼等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率調整為零,但這似乎並沒有讓歐美對中國鋼鐵的「敵意」減少一些。

「國外的雙反恰恰說明,他們怕我們走出去,鋼鐵企業沒必要擔心這個,但調整也是有必要的。」全國工商聯中小冶金企業商會原名譽會長趙喜子表示,全世界鋼鐵大國出口大都在10%以內,中國鋼鐵出口量最好控制在15%以內,目前還有增長空間。

過剩產能急需出口

產能過剩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國鋼鐵業的一個大難題,也是鋼鐵出口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鋼鐵產能利用率不足七成,通常產能利用率在75%以下即可稱之為產能過剩。

在山東一家鋼鐵企業負責人王勇看來,中國鋼鐵行業目前嚴重過剩的產能,完全要靠海外市場來消化也不太現實。而相比這種直接出口的方式,中國鋼材可以通過對外工程項目的承包,對外投資等機會,把鋼材變成出口設備帶出去。而「一帶一路」的推進,就是一個機會。

「對於鋼材出口,我還是比較樂觀的。」王勇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很大,對鋼鐵的需求也很大。「相比直接出口遇到的障礙,這樣更保險一些。」

據亞開行研究所推算,未來10年內,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總計需要8萬億至10萬億美元。麥肯錫曾經估算,為了維持經濟增長,到2030年全球道路、電力以及水利等方面投資將需要至少57萬億美元。

不久前,中國中冶、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與Ferrum Corp公司共同簽署了哈薩克斯坦100萬噸/年綜合鋼廠項目備忘錄,標誌著中哈兩國在鋼鐵建設和投資領域合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而在許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有中國鋼企的影子,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4個國家中,鋼材淨進口國占70%以上,是中國鋼材出口的重要目標市場。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認為,「一帶一路」戰略不僅有利於資源開發、轉移優勢產業,而且能夠有效解決鋼材貿易爭端,輸出技術和裝備。建議重點關注馬來西亞、沙特、泰國等國家鋼鐵投資項目,集中開拓韓國、泰國和越南等鋼材出口市場。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指出,由於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等領域存在發展短板,改善需求迫切,推動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走出去」,能在提高中國製造形象的同時,將一部分有效產能轉移出去,又能化解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產能過剩問題。

近幾年,鋼鐵企業面臨著虧損、重組等一系列問題,而出口高增長則讓他們看到了一線曙光,國家政策正在不斷給鋼企提供這樣的機會。5月16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將鋼鐵等作為重點行業,分類實施、有序推進與我國裝備和產能契合度高、合作願望強烈、合作條件和基礎好的發展中國家作為重點國別合作,積極開拓已開發國家市場。


更多鋼鐵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鐵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