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無一艘豪華遊輪懸掛中國國旗的歷史,年內即將被兩大中央企業改寫。
8月21日下午4 時30分,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與三亞市政府在三亞市鹿回頭國賓館百合A廳,共同舉行「遊輪產業簽署合作協議儀式」,簽署合作協議,宣布以三亞鳳凰島遊輪母港為核心,共同打造中國遊輪的民族品牌。並計劃年內成立遊輪公司,完成相關航線的首航。
中共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張琦,海南省政府秘書長陸志遠,三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岩俊,中國交建總裁陳奮健,中國港中旅集團董事長張學武、總經理姜岩等地方官員與兩家企業高管共同出席了簽約儀式。
謀劃中國的「遊輪夢」
遊輪產業被譽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產業」,同時也是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三大特徵兼備的特殊尖端產業。因為進入門檻較高,長期以來不少企業「看得到眼裡」,卻「吃不到嘴裡」。所以,中國企業一直未建立遊輪產業的民族品牌。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奮健表示,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一道,將傾力開闢這塊「伊甸園」式的市場與產業、發力全產業鏈確定為公司發展的長遠戰略與責任。從而真正實現中國的「遊輪夢」。
據遊輪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了解,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與三亞市政府將成立合資實體公司,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滾動開發」的原則,將在遊輪運營、三亞遊輪母港經濟區合作開發、旅遊目的地打造、遊輪產品銷售、康養產業、旅遊房車及其他遊輪延伸業務展開全方位合作。
發展民族遊輪產業機遇期
黃金海岸線的遊輪旅遊開發,具備極大的前景及戰略意義。中國港中旅集團董事長張學武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形容三方此次開啟戰略合作的新篇章。
天時,是指國家戰略的大力支持、產業政策積極扶植,中國遊輪旅遊市場正值井噴式成長,這為產業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據統計,近10年中國遊輪旅遊人次年平均增速達34%。預計2020年中國遊輪旅客數量將達到450萬人,遊輪經濟對我國經濟的貢獻將達到510億元。可以預見,遊輪產業正成為我國航運業、旅遊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將成為撬動地區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地利,是指海南三亞發展遊輪及相關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與無與倫比的自然環境。三亞還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支點城市,相關航線的潛在價值難以估量。
人和,是指中國交建、港中旅兩大央企與三亞市政府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必將共同推進中國本土遊輪產業發展。海南省委黨委、三亞市委書記張琦表示,三亞將舉全市之力,為發展遊輪產業創造最好的環境。
兩大央企的優勢與決心
發展遊輪產業雖然挑戰巨大,但兩大央企有著很大的優勢,表現出了志在必得的信心與決心。
中國交建是中國最大的港口設計及建設企業,世界領先的公路、橋樑設計及建設企業,世界第一的疏浚企業,全球最大的貨櫃起重機製造商,中國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商,中國最大的設計公司,中國第三大高速公路投資運營商。2015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位列第165位。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海南區域總部黨工委書記劉軍利介紹,中國交建作為「一帶一路」的龍頭企業,積極響應國家戰略,超前布局,將遊輪產業作為企業產業鏈延伸的戰略機遇。中國交建於2014年3月入主國內最早的國際遊輪母港鳳凰島,邁出進軍遊輪產業的實質步伐。8月8日鳳凰島國際遊輪港已經成功接待13.8萬噸的超大型遊輪。中國交建決定在海南三亞設立遊輪產業發展中心,將依託在南海的基礎設施建設,未來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將鳳凰島打造成亞洲最大的國際遊輪母港之一。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旅遊產業鏈條最完整、旅遊要素最齊全、經營規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旅遊企業集團,在2014年中國服務業500強中排名第79位。旅遊要素齊全,有良好的品牌吸引力和市場基礎,有強大的集客能力和地接能力,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人才隊伍,免稅資質優勢明顯,目前在國內遊輪產品銷售占據行業領先地位。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傅卓洋表示,遊輪產業是典型的朝陽產業,發展潛力大,不僅經濟帶動能力強,而且代表著產業的發展方向。它是港中旅集團實現旅遊主業升級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和戰略選擇。港中旅已把發展遊輪產業作為集團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發展遊輪及相關產業將大有可為。
更多遊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遊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