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中央財政實施補貼政策以來,我國農業保險發展迅速。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農業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22億元,占財產險業務的比例為5.14%,較上年同期增加0.17個百分點。農險目前已經成為財險中,繼車險和企財險之後的第三大險種。
保監會數據顯示,2014年參保農戶達2.47億戶次,承保主要農作物突破11億畝,承保覆蓋率接近50%,主要口糧作物承保覆蓋率超過65%。
農業保險(簡稱「農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
保監會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農業保險產品實現全面升級。旱災、地震等重大災害首次納入保險範疇。更多相關農業保險行業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市場供需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據了解,此次農業保險產品實現全面升級,共涉及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5類農作物和6類養殖品種共計738個農業保險產品,22家保險公司,進一步滿足了新形勢下的農業風險管理需求。
保監會財產險部副主任何浩表示,本次升級的第一個特點就是保險的責任範圍顯著擴大,「如種植業保險在原有自然災害的基礎上,增加了旱災和病蟲害等責任,並將地震列為主要責任,這是其他的財產保險產品里沒有的。另外,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以及病蟲草鼠害也被納入保險範疇。養殖業保險責任擴展到所有疾病和疫病。部分地區還結合當地實際拓展了雪災、野獸侵襲等責任。」
升級後,農險產品的保障力度大幅提高。全國大部分省市保險金額已覆蓋直接物化成本,平均保障水平提高10%至15%。此外,提高賠付標準、降低理賠條件成為本次升級一大亮點。升級後的產品取消了絕對免賠條款,同時提高了對農作物不同生長階段和絕產情形下的賠付標準。同時,下調保險費率。以農業大省為重點,指導各地根據近年來風險特點、風險分布和經營情況,下調保險費率。部分地區種植業保險費率降幅接近50%。
據保監會數據,自2007年中央財政實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以來,我國農業保險發展迅速,2014年,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325.7億元,提供風險保障1.66萬億元,參保農戶2.47億戶次,承保主要農作物突破11億畝,承保覆蓋率接近50%,主要口糧作物承保覆蓋率超過65%。專家認為,農業保險產品升級,標誌著農業保險產品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將大幅提升農業保險產品管理的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對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維護投保農戶合法權益,完善農業保險體制機制,發揮農業保險功能作用產生深遠影響。
更多農業保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業保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