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這句話對國內燃氣市場來說並沒有什麼用,」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經過元旦3天小長假的小幅調整,2016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國內業者在一片嘆息中慘澹收場。」截至2016年1月4日,全國液化氣均價較2015年12月31日下跌68元/噸。
首先,在需求方面,這個冬季不太冷,民用需求不足的牽制延續,市場在缺乏實質性利好支撐的局面下,下游對高價的牴觸情緒較為強烈,加之天然氣等替代品的出現,民用表現差強人意。工業需求則恰好相反,逐漸成為燃氣市場的重要支撐,但產能過剩的問題一直存在,工業單位也難以尋求快速的發展。
其次,隨著國內深加工裝置的逐漸開車,煉廠對液化氣中的丙、丁烷含量的指標也愈來愈高。相比較之下,進口資源可謂是備受青睞。相信2015年業者也都已經看到,進口丙丁烷的資源量與2014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53%,讓人驚嘆。但沙特阿美1月公布價格,丙烷345美元/噸,較2015年12月跌115美元/噸;丁烷390美元/噸,較12月跌85美元/噸。進口氣價位再次較大幅度走跌,使得進口氣的優勢更為明顯。而隨著1月份的來臨,各大煉廠也將於本月基本結束檢修,供應面上將呈現一定的增加趨勢。面對需求不足而供應量急劇增加的市場,業者可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再回顧2015年12月的一場抬價風波,可謂逆襲市場。儘管國際原油以及國際冷凍貨價格持續走跌,但廠家的挺價意願仍是「百折不撓」,漲漲跌跌間,國內煉廠的利潤空間不斷遭受擠壓,合同戶叫苦連天,卻也只能無奈入市。」崔曉飛表示。
2014-2019年中國燃氣分布式能源市場供需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內燃氣市場大多數地區的價格都在低位徘徊,各廠家根據自身庫存情況小幅調整。北方地區經過此次走跌之後,或在後期維持較低水平的運行。就南方市場來說,仍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間,但隨著價格逐漸調整到位,若國際市場無明顯利好提振,短線看國內燃氣市場或延續弱勢盤整的局面,整體波動不會太大。
更多燃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燃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