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汽車配件反壟斷政策落實任重道遠 「黑渠道」有「漂白」趨勢

汽車配件反壟斷政策落實任重道遠 「黑渠道」有「漂白」趨勢

2016-01-01 11:50:46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汽車行業反壟斷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多部委聯動的反壟斷行動涉及了包括零部件製造、銷售流通及後市場維修環節等在內的幾乎整個汽車產業鏈。汽車配件反壟斷最新消息如下:

汽車配件反壟斷政策落實任重道遠 「黑渠道」有「漂白」趨勢

  「汽車配件反壟斷政策出台以來,說實話,我們感覺變化不大。」這是多數受訪者的反饋。近日,記者對汽車配件渠道壟斷現狀進行了市場調查,受訪者認為,配件反壟斷政策的貫徹落實任重道遠。

  汽車配件渠道壟斷在我國汽車行業由來已久,4S店壟斷原廠件,讓廣大車主陷入「修車去4S店挨宰,去路邊店挨騙」的窘境。近年來,國家相關部委終於對汽車配件壟斷動刀了。2014年2月,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對汽車配件縱向壟斷案做外圍調查;隨後,交通部等十部委發布《關於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力促破除汽車配件渠道壟斷;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關於汽車業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汽車配件反壟斷大刀闊斧的改革行動相繼展開。

  反壟斷重拳頻出,如今時間跨度已達三年。那麼,這些「利劍」是否刺中行業痛點並產生「療效」,從4S店、配件經銷商、維修廠到消費者,是否真實感受到政策春風。記者對以上四個群體展開了全面調查,力求呈現當前市場的真實情況。

  此次調查,包括4S店代表3家、配件經銷商4家、維修廠2家、消費者4人。調查圍繞「反壟斷以來,配件渠道是否實現了多元化;配件價格是否降低;對配件反壟斷如何看待」等問題展開。更多最新汽車配件行業政策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中只有兩人感受到了配件渠道和配件價格的變化,分別是一位4S店人員與一位配件經銷商;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肯定了反壟斷對於行業發展的意義,但對政策是否執行到位表示懷疑。而且,消費者普遍認為反壟斷目前對自己意義不大,也有兩位汽配商持相同觀點,認為對配件行業的影響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有近半數的受訪者對反壟斷政策不了解,多為消費者和小型配件經銷商,且大多數受訪者對同質配件也持懷疑態度。

  從調查結果來看,我國汽車配件反壟斷政策目前還處於搭建階段,下層對政策不了解且並未明顯感受到政策帶來的利好,配件渠道與價格壟斷依然存在並未得到明顯緩解。因此,我們不能低估壟斷形勢的複雜性,也不能過於樂觀估計反壟斷的效果。我國要真正實現汽車配件反壟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對市場實際情況作出全面判斷並考慮各種可能性,並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規政策,還原一個公平、合理競爭的市場,這也是多位受訪者的心聲。

  配件經銷商

  「黑渠道」有「漂白」趨勢

  採訪中,配件經銷商普遍反映,推行反壟斷政策以來,配件渠道與配件價格的變化不明顯,乘用車領域配件渠道壟斷依然存在,但某種程度上有所鬆動。

  比如,新車配件銷售渠道控制嚴格,除4S店外,不易買到原廠配件,配件經銷商通過特殊方式或者更換品牌後可獲得原廠配件。現在這種所謂的「黑渠道」有「漂白」趨勢,配件生產商向售後市場銷售原廠件的約束少了一些。

  北京城環城汽配城豐田配件經銷商張先生表示,是否打破壟斷對他們來說沒有影響。「進口配件的進貨渠道都來自於國外品牌在國內的配件代理商,代理商可以向4S店與配件經銷商銷售,配件商將原廠件賣給維修廠,但由於進口的原廠件利潤低,不如副廠件利潤高,維修廠採購進口原廠配件的數量少,因此配件商的原廠件很多都被4S店買走,然後高價賣給消費者。」張先生說。

  在配件價格方面,排除市場變化帶來的正常價格波動,反壟斷政策出台以來,不同配件價格有不同的降幅,部分利潤高的配件降幅達到10%。相比供應給整車廠的原廠件,供應給後市場的原廠件在耐久性與性能保障方面差一些,普通消費者用肉眼很難識別。

  雖然可能還未感受到反壟斷政策帶來的利好,但是大部分配件經銷商對此表示歡迎。石家莊華利經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文革認為,配件市場唯有實現公平競爭才能快速發展,期待反壟斷政策快速落地實施。要打破壟斷必須改變整車廠與4S店的盈利模式,同時提高配件的通用性。只有打破壟斷實現市場公平競爭,才能倒逼後市場出現有品牌、有質量保障的配件經銷商與經營模式。配件市場混亂並不全是壟斷導致的,執法部門還要加強監管,對不同配件設置不同標準,嚴格控制不符合標準的配件流通。

  廣州市東翼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負責人紀韻琴則表達了另一種擔心,她認為,汽配城與4S店不同,4S店是廠家供應原廠件,配件有技術支持和三包服務。一旦反壟斷打破4S店單一的銷售渠道,流通到後市場的配件在技術上得不到支持,而且汽車後市場可能會滋生更多假冒偽劣的「原廠件」。

  4S店

  創建配件第二品牌爭奪後市場

  4S店作為原廠件的「獨霸者」一直高高在上,反壟斷之後,這種狀態有可能被打破。

  天津中敦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文勝表示,目前4S店的配件採購渠道拓寬了,已經可以從配件生產商採購原廠件,配件價格有所降低,不同配件降幅不同,部分配件降幅達到幾百元,進店客戶量也有所增加。

  當然,也有4S店人員表示配件採購渠道沒有變化,依然從整車廠主導的配件庫進貨。而且,從某一方面來說,基於單家4S店採購的配件數量有限,配件生產商很可能不願意單獨跟4S店合作。

  渠道放開意味著競爭更加公平,4S店也有了競爭意識。北京長安福特某4S店負責人藤岩說,基於配件渠道的放開,整車廠目前在與4S店經銷商討論創建第二品牌銷售配件,其目的是配件渠道放開後,與配件生產廠家競爭搶占後市場。第二品牌的配件質量、性能表現與原廠件沒有出入,但價格相對低廉。

  調查中,一位4S店人員表示,他們知道有些配件生產商在推同質配件,但由於同質配件的種類不齊全、採購時間長,最短也需要一天時間,耽誤維修進程,且消費者對同質配件認知不夠,也不信任,因此店裡暫未採購同質配件。

  維修廠

  進貨「潛規則」改變難

  調查顯示,維修廠的進貨渠道主要是4S店和配件經銷商,是否打破壟斷對多數維修廠的進貨渠道不會有太大改變。

  北京城環城汽配城某維修廠相關負責人認為,對於中小型非連鎖的維修廠來說,配件生產商不太可能與之合作,一是大型配件生產企業的市場格局已基本確定,對小維修廠根本看不上;二是即使壟斷打破,整零關係依然會牽制零部件企業布局後市場,「不聽話」的企業會被整車廠拋棄,這是二者之間合作的「潛規則」。因此,進貨渠道單一,中間流通環節多,價格壟斷不會消失。

  來自河南信陽市的某維修廠負責人王敏還身兼某國產車型配件二級代理商的身份,她表示:「4S店完成不了整車企業下達的任務,就會在市場上尋找配件經銷商或維修廠作為其代理商,並以高出售價10%—15%的價格將之售出,這些原廠件只保真不保售後。」王敏說,從4S店採購原廠件是維修廠主要的進貨渠道,壟斷打破後可能依然是主要的採購渠道。

  此外,王敏還告訴記者,來修理廠修車的消費者會根據車的新舊程度、配件種類來選擇是否採用原廠件,如大燈、底盤件等影響人身安全的配件,維修廠一定會讓消費者選擇原廠件,而保險槓、葉子板等消費者則多選擇副廠件與品牌件。

  消費者

  不嚴厲打擊假貨,反壟斷就沒意義

  由於多數車主對車輛維修、配件的了解程度不高,自己選擇配件維修車輛的情況不多見,因此在車輛脫保後會選擇繼續在4S店保養或修理廠維修車輛,4S店與維修廠對配件選擇有主導權,即使是讓消費者自己選擇,消費者也普遍缺乏辨別原廠件、副廠件的能力。

  車主沈傑表示,反壟斷並不能改善後市場「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他個人感覺較之以前,維修廠的價格規範了,並非降低而是有所上漲,工時費與配件價格都有上漲。

  車主劉元智曾幾次在維修廠購買過所謂的「原廠」機油,但使用不久便發現發動機結蠟,才知道自己買到了假貨。對於反壟斷,他認為是否打破壟斷與消費者是否能買到原廠件是兩碼事。「如果工商質檢部門不嚴格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後市場以假亂真的現象就不會減少,對消費者來說,打破壟斷也就沒有意義。」劉元智說。

  此外,消費者都對同質配件表示並不了解也不信任,但在汽車不同的生命周期可能會選擇不同的配件。「購買車輛的前6年一般多用原廠件,6年之後,車輛接近報廢期,可能會選擇副廠件或同質配件。但對國內的同質配件是否能真的達到同質持懷疑態度。」沈傑說。

更多汽車配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汽車配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