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小升初培訓市場火爆背後 究竟是誰的錯

小升初培訓市場火爆背後 究竟是誰的錯

2016-01-01 09:59:2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每個周末,培訓學校內上百人的教室座無虛席,學生揉著眼睛聽課,時不時打個哈欠;教室外,家長在休息室內百無聊賴,靠看電視劇或打遊戲打發時間。為了陪孩子培訓,他們不遠從北侖、餘姚等地趕來,一等就是一整天。更誇張的是,很多家長甚至通宵排隊報名,只為了給孩子爭取一個靠前的座位。

  這幾天,記者調查了培訓市場,和學生家長深度聊了聊這瘋狂的小升初培訓。雖然家長們對於補習班也有各種各樣的微辭,但大部分人還是表示:為了升學,不得不報。

  現狀:

  學生教室內培訓,家長休息室苦等

  周日12:40,記者前往一家培訓機構。這家培訓機構位于海曙,隱藏在一幢寫字樓里,外面壓根兒看不到學校的照片,但在業界,這家培訓機構還是挺有名的,不少準備「小升初」的家長,都會把孩子送到這裡。

  「這裡有家培訓機構,知道嗎?」

  「就在三樓,你看,剛有學生走進去了。」寫字樓附近一家小賣鋪的老闆說,中午休息時間,很多學生會來這裡買零食

  走進培訓機構時,剛好是中午休息時間。有些家長帶著孩子行色匆匆趕回來,有的一邊喝著牛奶一邊啃蛋糕;有的孩子已經吃完飯提前進入教室,家長則忙著收拾桌上的殘羹冷炙。

  這家培訓機構以中小學培訓為主,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奧數,小學二年級就有奧數培訓,僅六年級的奧數培訓班就開了5個。最多的一個班級,一堂課同時有近百人上課,但家長依舊樂此不疲報名。

  「你們是幹什麼的?家長不能進去!」

  教學區門口有保安攔著,門口大字寫著「家長勿進」。記者嘗試著想進入教室一探究竟,被斷然拒絕。

  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說,「你們想報名的話,可以直接帶孩子過來考試,我們要看考試成績再看收不收。中途過來報名的,只能插班了,我們很多班級都已經爆滿了。」

  旁邊有一個偌大的教室,寫著「家長休息室」,裡面整齊擺放著桌椅,能容納六七十人。

  孩子在教室內培訓,家長則在休息室苦等,有時候一等就是一整天。很多家長百無聊賴,有的聊天,有的則玩遊戲看電視劇打發時間。

  李女士今年60齣頭,家住北侖白峰鎮,每周陪孫子來寧波培訓。「一大早就要出門了,又是打車又是坐地鐵,一來一回要折騰4個小時。」

  「我們孩子一天要培訓兩節奧數,一節語文,再加上來迴路上耽誤的時間,一天就泡湯了。」

  「我是從紹興趕過來的,一大早就要出門了。孩子培訓,我們跟著受累。」

  休息室里,還有家長給孩子送餐,葷素搭配,還有湯,擺了大半張桌子。

  「快點吃,再不吃,待會兒上課來不及了!」母親一邊給兒子夾菜,一邊催促著。

  「聽了一上午的課,頭都暈了,我不想吃了。」孩子直接把筷子丟在一邊,拿起手機準備玩遊戲。

  「算了,估計沒胃口,晚上回家好好吃吧。」父親在一邊打圓場。

  孩子的父親打趣說,「孩子每個周末來培訓,我就跟著來坐牢 ,老婆也很辛苦,在家裡做好了飯菜送過來。」

  家長通宵排隊報名 只為給孩子搶一個靠前的好座位

  比起在教室外等待,讓家長更累的還是報名。

  「以前,兒子在北侖學奧數。去年特意趕來寧波報名。這個班級報名太火爆了,孩子的座位要根據報名的先後順序來,報名靠前,座位就在前排,否則只能在後排聽課了。」

  北侖的周女士說,那天她和丈夫連夜從北侖開車到寧波,到培訓學校時是凌晨兩三點,現場已經有很多人在排隊了,一直等到7:30開始報名付費。

  一說起這個話題,現場很多家長開始吐槽。

  「去年我們第一次報名,他爸來的,早上五點多,他門口瞄了眼,發現沒人,其實大家都在裡面了。他去吃了個早飯回來,結果連名都沒有報上。後來還是開了後門。」另外一位江東區的家長開始憤憤不平,「上個培訓班,還要開後門,這真是什麼世道啊。」

  「今年暑假前,我們學乖了,我凌晨三點不到就來了,還不是最早的,很多人都是連夜排隊,有的甚至從外地趕過來,大家都是為了孩子。」

  徹夜排隊,這樣的場景可能會讓你想到購買春運火車票。幾年前,年底的會展中心都是人山人海,大家挨凍徹夜排隊,就是為了一張回家的車票。而現在,家長徹夜排隊,只是給孩子爭取一個靠前的座位,這不免讓人唏噓。

  「有什麼辦法,不早點來排隊,就沒有好位置。奧數課有100多個人上課,如果坐在後面,怎麼聽得清楚?」

  「這個培訓學校規矩很多,培訓付錢還要排隊,而且要先考試再根據成績分班,成績不好的,有個別還不收。」

小升初培訓

  原因:

  希望孩子能夠考進「名校」

  「給孩子報奧數班,是想讓孩子讀名校嗎?」說起這個話題,很多家長有些不好意思。

  「肯定想衝刺,我們的目標是蛟川書院。如果不是想考名校,就沒必要每周這麼折騰了。」周女士覺得,像他們這樣五年級準備已經有點晚了,最好四年級開始衝刺。

  一位鄞州區的家長告訴記者,她兒子今年五年級,成績不錯,這麼拼就是想衝刺「四大名校」。

  先普及一個知識,在寧波市民心中,對於小升初而言,蛟川書院、寧波外國語學校、興寧中學、藍青學校被稱為「四大名校」。

  「小升初」名校的測試更多是一個選拔性考試,特別是要選拔有學習潛力的學生,測試有奧數,也有語文、英語的內容。

  從往年的招生來看,寧外和興寧是把名額分配到各小學,小學會根據五六級的綜合成績劃定一個有資格參加考試的學生名單,再由小學組織推薦考測試。

  即使是這樣的考試,也是請人出卷,完全考的不是課本上的內容。

  前兩年,蛟川有個別區域採取搖號錄取方式,其他需要進入都要通過他的測試,而要入蛟川的學生首先需要有三好生或者學習積極分子的優秀稱號。

  當然,也有心態比較好的家長。海曙一所小學的家長告訴記者:「即使考不上 四大名校 ,學點東西對於初中的學業也是極好的,人也會更自信。」

  記著了解到,往年,這「四大名校」的小升初招生一般都在年後啟動,但是從今年幾個學校的動向來看,業內預計學校對於學生第一輪的摸底會放在年前。所以,現在這屆六年級,已經暗流涌動。

  分析:

  為了能夠在培訓班順利報上名,家長不惜通宵排隊;而即便報名成功,還要為了搶到一個教室靠前的位置拼盡全力,有些時候甚至不得不「走後門」。為此,不止一個家長感嘆:為了能夠得到一個民營培訓機構的名額,竟然要如此費力,甚至「走後門」,這都是什麼世道?但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是一邊表達著感嘆與不滿,一邊為了兒女的小升初「名校夢」而苦苦堅持。

  那么小升初瘋狂的校外補習,到底是誰之錯?是機構的罪過、家長太焦慮,還是政策出錯了?

  補習機構之錯?

  15日,處於輿論風口浪尖的學而思,發出了「致家長」的回應,提出解決報名難的問題,還表示產品研發將從「培優」擴大到「個性化」,滿足更廣泛學生的需求。

  有家長歸納,在那篇被眾多媒體轉載的控訴課外培訓的文章中,學而思被指控了四宗罪:綁架之罪、搶位之罪、奧數之罪、逼迫之罪。

  「學而思,是當前校外輔導機構的『大佬』,如果說這些『罪名』都成立,那麼其他散落在各地的大小教育機構也將同罪。」經歷了孩子小升初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孩子小升初之前,參加了多個培訓機構的補習,因為不同機構與不同的學校有「勾搭」,不少家長只能被機構「牽著鼻子走」。他們都有大量可靠的「小道消息」,讓家長不得不信。

  也有家長發出了「學而思,何罪之有?」的質問,有家長認為校外輔導機構提供的是一種選擇,「大門敞開,退費隨意。你可以來,也可以走。腳在你身上,你不肯走,校外輔導機構何罪之有?」至於搶位,那是因為得到認可。之所以教奧數,那是小升初大環境的要求,機構只不過是為學生和家長提供了想要的東西。

  焦慮家長之錯

  記者採訪了解到,送孩子送到課外輔導機構補習,像是一種「傳染病」在圈裡互相傳染。家長葉女士的兒子今年才上小學一年級,但葉女士已經幫他在學而思報了數學班和英語班,「到了三年級很難報上名,現在一年級就報可以先占好坑。」看到身邊很多朋友的小孩都在課外補習,她早早地便陷入了焦慮。

  「家長的焦慮情緒不應該簡單歸因於教育培訓市場。」近日有教育機構負責人如是說。他認為,早期的教輔機構,更多的是基於提高的需要,而非拔尖的需要,也就是針對主要『學困生』。類似健康保健的概念,哪個地方不舒服,就按摩一下。但是漸漸的,一些牛娃想擴大自身優勢,又或者是希望在同水平的學生中再度脫穎而出,也去開小灶,這樣的尖子生越來越多,在某種程度上,加重了家長們的焦慮情緒。「家長應該反思自己,是自己的焦慮加重了孩子的負擔。」

  對此,有家長反駁:「如不是教育機構在那裡煽風點火,我們家長根本不會這麼焦慮。」據了解,不少家長加入好幾個「小升初」家長群,裡面都是緊張兮兮的「接頭暗號」。

  「MD是密電,是重點中學打給家長的私密電話;KB是指坑班,即提前占好重點中學的學位;DZ是點招,提前被名校招錄……」家長劉女士痛斥,各個機構給家長們造出來的暗號,讓他們陷入了焦慮和恐懼,不得不把孩子送到課外輔導機構,參加這些神秘的暗考。

  孩子不補習,就無路可走?

  2016-2021年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每年廣州大約有5萬「小六生」參加小升初民校招生,約占小學畢業生人數的一半。據了解,有準備參加民校招生的小學生,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或多或少地加入了課外補習的陣營,但是,並非所有參加補習的學生都能打勝仗,不少還得參加電腦派位或對口直升。當然,也有將近一半的畢業生「裸奔」升初中。

  家長姜女士的女兒今年五年級,但她並沒有為女兒報課外補習班,打算讓女兒直升公辦初中。看到那麼多家長和孩子奔波在補習的路上,她不禁發問:「不到課外機構補習,小升初就真的無路可走嗎?到了初中就跟不上嗎?」

  從記者採訪的歷年中考和高考高分生的個案中,沒有參加課外補習班的學霸大有人在。2015年中考,廣東實驗中學出了一對高分雙胞胎,姐姐叫門悅,弟弟叫門睿,倆人有一個的共同點,就是不喜歡上補習班。「我們都是跟著學校進度走,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再自己補,課堂效率最重要。」

  在2013年高考,廣州市二中有7名高分生被清華大學約談,這些「牛娃」也是從小到大基本上沒參加課外補習,打破了家長們心中補習才能獲得好成績的「魔咒」。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少小升初拼盡全力考進民辦初中的學生,上初中後一直保持高強度的學習狀態,考上高中後出現了學習後勁不足的情況。相反,有些學生進入普通公辦初中做了「雞頭」,壓力沒那麼大,學習狀態越來越好,成績也就上來了。

  小升初政策之錯?

  「學而思背後的瘋魔,關鍵是小升初的起跑線設歪了。」15日,有廣州媒體劍指小升初政策,認為廣州三年前取消小升初民校考試是瘋狂小升初的導火線。

  近幾年廣州教育部門為了規範小升初招生,叫停了公辦外國語學校和民辦初中的筆試招生,改為面談。由於擔心生源質量下降,民辦初中表面上按照要求進行了面談招生,其實暗地裡還是看學生的筆試成績。由於學校不方便組織考試,「重任」就落在了合作的教育機構,以各種形式為學校組織各種測試。正是由於有這層關係,機構才有一些準確的「小道消息」輸送給家長。

  「在優質學位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其實考試最為公平。」有家長這樣說。小升初禁止筆試,真的是錯了嗎?有教育部門表示,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考試是教育部的規定,民辦初中招生也不可例外。

  某民辦學校校長認為,小升初民校招生禁止筆試招生並沒有錯,錯在政府和教育部門對民辦學校的束縛太多,民辦學校的招生自主權受到了侵犯,民校是離不開優質生源的,之所以跟機構合作,看中的是其選拔的功能。「如果我們不跟機構合作,好生源都去了其他學校,這樣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

  小升初瘋狂校外補習如何平?「一視同仁」

  廣東省校長聯合會會長吳穎民認為,之所以小升初校外補習這麼瘋狂,根源在於利益鏈。優質生源是民辦學校的生命線,沒有筆試考試他們將沒有生源質量保障,為此他們必須藉助機構來幫忙考試招生,機構則利用民辦學校加碼搞培訓,家長想讓孩子上好學校,不得不忍辱負重求助於教育機構,三者之間形成了封閉的利益鏈。

  「在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資源發展不均衡的現狀下,取消民校考試的決定並不合適。在推行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入學、保障民辦學校健康的生存發展空間,以及尊重孩子和家長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選擇權之間,政府必須先給出權威的說法,尋求三方共識,才有可能把這項工作做好。」

  吳穎民指出,政府和教育部門必須「一視同仁」,把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都當成「親生兒子」對待。新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出台,規定「民辦學校享有與同級同類公辦學校同等的招生權,可以自主確定招生的範圍、標準和方式」,這表明應該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政府應該給予民辦學校自主招生方式的權利。

更多培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培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培訓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