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收益率下行是理財市場的共同趨勢。隨著年末市場資金流動性偏緊,去年12月銀行理財市場收益率出現「翹尾」現象。但元旦剛過,收益下行重新出現。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理財市場的平穩下調,銀行理財短期「4時代」或將結束。
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2016年12月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85%,環比上月上升0.19個百分點。其中,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22%,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29%,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2%。更多理財產品數據可查閱2016-2021年中國理財產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2016年前11個月呈現持續緩慢下跌的通道,一直從1月的4.22%下跌至11月的3.66%,但是在12月小幅上升了0.19個百分點,在年末出現「翹尾」。
之所以出現這個特點,主要是兩個因素髮生了作用,一是2016年年底市場流動性偏緊,促使市場利率有所上升;二是每到年底都是銀行沖業績的時點,很多銀行都會在年底發售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來達到「攬儲」的目的。
2016年12月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85%,預期收益率比上個月上升0 .19個百分點,呈現年末「翹尾」現象。
但進入2017年第一周(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6日),銀行發行的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11%,較上期下降0 .09個百分點。而第二周,在售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繼續小幅下跌至4.05%。
對此,普益標準研究員陳麗君認為,由於年底各家單位要結算,銀行資金壓力大,各大銀行紛紛提高理財收益率攬儲,時間節點一過,收益率自然下降。
「理財收益下跌是較為正常的現象,銀行經過了年底攬儲的高峰,自然要將收益下調,預計此後的收益率還將有所下降,今年有可能要告別4%時代了。」業內人士表達了對2017年的銀行理財收益率的判斷。
元旦過後,銀行理財收益出現回調。據多家投資信息平台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出現下滑。業內人士認為,由於銀行過了年底的結算節點,高收益理財產品結束髮行。不過,農曆春節來臨前夕,銀行還會發行一批春節特供理財產品,所以想要抓住收益高峰的投資者還需多留意。
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2016年12月31至2017年1月6日銀行理財產品共發行1622款,較上周減少了123款。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99%,較上周減少0.11個百分點。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12月31至2017年1月6日,銀行發行的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11%,較上期下降0.09個百分點。
普益標準研究員陳麗君認為,由於年底各家單位要結算,銀行資金壓力大,各大銀行紛紛提高理財收益率攬儲,時間節點一過,收益率自然下降。
上述財富管理部負責人建議客戶買中長期產品鎖定收益,過了春節後理財收益大機率會下調,而對於期限較長、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銀行現在會控制額度。
更多理財產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理財產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