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17年國內煤礦將陸續復工 煤礦開採業在濟南全部退出

2017年國內煤礦將陸續復工 煤礦開採業在濟南全部退出

2017-01-01 13:35:14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煤礦是人類在開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質層時所挖掘的合理空間,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採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體燃料,是可燃性有機岩的一種。它是由一定地質年代生長的繁茂植物,在適宜的地質環境中,逐漸堆積成厚層,並埋沒在水底或泥沙中,經過漫長地質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質時期中,以石炭紀、二疊紀、侏羅紀和第三紀的地層中產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時代。煤的含碳量一般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屬光澤。根據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為泥炭、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四類。

  國內煤礦將陸續復工

  11日是農曆正月十五,意味著中國春節假期正式結束。相關產地人士向記者介紹,國內地方煤礦近日將陸續復工。

  上周三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指數顯示,節後港口動力煤價格出現小幅下跌。分析人士隨著供暖季節即將結束,後期煤價恐失去支撐。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進口煤價格出現上漲。

  上周,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報收於588元/噸,環比下行2元/噸。分析認為這主要受到神華、中煤等企業二月動力煤價格政策下調的影響。事實上,部分主產地的動力煤價格也是穩中有跌,跌幅3-5元/噸不等。

  據山西某國有大礦人士介紹,礦工正月初三就已下井,產銷已恢復正常,而一些地方煤礦正在陸續恢復產中。

  據汾渭能源動力煤分析師透露,這些煤礦將在正月十五才能陸續恢復正常。與此同時,近期港口動力煤庫存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煤價有形成支撐作用。不過,電廠庫存偏高要求降價、北方大雪天氣影響運輸、洗煤廠尚未完全復工,原煤地銷較差等因素也令煤價承壓。總體而言,對春節後的煤價還是看空為主。

  春節後過後第一周,進口煤市場出現了分化。由於國內中低卡動力煤庫存偏低,國內電廠集中招標,而韓國電廠由於稅費規定提前採購,令印尼煤價格一路走高,印尼國內的天氣、交通因素也對價格形成支撐。而澳洲進口煤的價格變化不大,交易也相對冷清。

  另據媒體報導,2月9日上午,山西省經信委、太原鐵路局組織同煤等9家煤炭生產經銷企業在大同火車站簽署「煤炭中長協大秦線到港運輸合同」。鐵路部門共同參與到煤炭中長期合同,在市場看來,有利於穩定產運關係,共同抵禦市場風險。

  煤炭研究人士認為,在政策、市場共同作用下,2017年煤價在合理區間運行的可能性較大。

2017年國內煤礦將陸續復工 煤礦開採業在濟南全部退出

  煤礦開採行業在濟南全部退出

  2016-2021年中國煤礦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截至2013年濟南市共有煤礦16處,產能近300萬噸(不包括濟南轄區內的省屬煤礦企業)。

  2014年共計關閉6處煤礦,分別為章丘市青野煤礦(產能12萬噸/年)、明水一號(產能12萬噸/年)、鑫岳三號(產能12萬噸/年)、鑫岳六號(產能12萬噸/年)、濟南高新區民泰(產能24萬噸/年)、金星煤礦(產能12萬噸/年),退出產能84萬噸/年,安置職工3860餘人;其中濟南章丘自籌資金6700萬元用於章丘青野等4處礦井的安置職工2450人和清償銀行貸款和債務,濟南高新區自籌資金1.26億元用於濟南民泰煤礦等2處煤礦的安置職工1290餘人及清償銀行貸款和部分債務。

  2015年共計關閉7處煤礦,截至2016年一季度實際關閉10處煤礦,都在章丘境內,分別為濟南李福煤礦、濟南市李福聖井一號煤礦、章丘華明煤礦、官莊煤礦、明水二號煤礦、玉山煤礦、東風二號煤礦、東風三號煤礦、鑫岳一號煤礦、濟南市煤炭工業供銷總公司聖井煤礦,退出產能194萬噸/年。

  2016年上半年,經多方協調、積極爭取、政策扶持,濟南轄區內的省屬企業埠村煤礦也已關閉;到目前濟南市所屬煤礦全部關閉退出,退出產能近300萬噸,煤礦開採行業至此在濟南全部退出。

更多煤礦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煤礦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