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震盪不減 科技股料成為輪動新目標

震盪不減 科技股料成為輪動新目標

2018-01-01 09:38:1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昨日,上證指數下跌0.41%,收報2665.43點,量能有所萎縮,創業板指數沖高回落後震盪拉升,上漲0.04%。盤面上,行業板塊漲跌參半,科技股品種維持一定市場熱度,剔除新股及ST股,兩市近80隻個股漲停。分析人士指出,經歷上周連續上漲,A股自身存整固需求,不過隨著政策底不斷夯實與強化,市場反彈行情仍將持續。在此背景下,流動性邊際緩和與成交活躍有利於科技成長股估值修復,繼大金融後,將成為又一輪動目標。

震盪不減 科技股料成為輪動新目標

  5日,三大股指均以十字星收盤,呈現出寬幅震盪行情。其中,上證指數小幅低開後出現一波弱勢反彈,隨後逐級抵抗下跌,尾盤有所回升,收小十字星,K線站穩5日、10日和20日均線。「A股5日選擇震盪休整,一方面是前期漲幅過快後,引發技術性調整,另一方面可以看成是準備突破壓力區前的蓄勢。」市場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市場全面普漲格局恐難維繫,行業板塊表現開始分化。

  雖然5日指數有所調整,但市場做多熱情並未降低,這一點可從兩市漲停個股數量得到直觀反映。分析人士指出,當前積極信號加速釋放,不僅扭轉前期過度悲觀的投資情緒,市場風險偏好、做多熱情也在穩步提升之中。在當前的市場背景下,既有行業發展邏輯又具反彈彈性的科技成長品種最為受益。

  事實上,科技板塊相關政策利好早已開始密集釋放。8月10日,工信部、發改委聯合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拉動相關領域產出達到15萬億元。綜合來看,進一步加快核心底層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補強信息產業短板、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將是現階段政策的主要著力方向之一。國內雲計算產業鏈、5G產業鏈、企業信息化產業等有望長周期受益。

  且9月2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聯合發布《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研發費用75%加計扣除比例適用範圍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拓寬至全部企業。行業表示,本次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對於研發投入力度大的行業更為利好,從測算結果來看,國防軍工、通信和計算機行業所受影響最大,業績增厚幅度最高分別達到8.3%、8.1%和4.1%。

  雖然政策底不斷強化,提升市場做多熱情,但市場短期反彈節奏仍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且指數已到前期密集交易區,上方缺口壓力較大,突破若未能得到量能配合,大機率將以時間換取空間;其次,引領本輪市場反彈的核心是券商板塊,而券商板塊在持續反彈以後已經產生了分化,由統一上漲到分化反彈。券商板塊後市分化強度將影響到指數運行態勢。最後,板塊之間輪動能否做到無縫銜接,對市場人氣維繫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滬指自年初以來的持續回落,下跌幅度已經十分充分,指標嚴重超跌,且10月剛好是低點時間窗口,超跌反彈條件非常理想。10月下旬下探新低2449點之後的回升是超跌反彈的啟動,反彈持續時間保守估計3個月左右,反彈高度3000點附近。

  雖然短期市場反彈節奏會受到多因素影響,但並不會因此動搖本輪反彈主邏輯。就目前來看,在經濟數據的空窗期,政策因素成為了影響當前市場走勢的最重要因素,也使得市場的悲觀預期得到修復。儘管經濟基本面由於政策時滯尚未出現觸底反彈的變化,但政策預期成為市場信心恢復的重要支撐,疊加外部環境逐步緩和的預期,A股有望迎來政策加持的溫馨期,指數有望在11月呈現出震盪上行的走勢。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實質性利好政策接踵而至,各路資金有望陸續進場。整個市場由「冷」轉「熱」需要一定的時間,未來股指可能仍然存在一定的波動,但股指下行空間已不大,投資者可逢低逐步布局。後市A股出現結構性反彈機率較大。首先是主動進攻型行業,以銀行、保險、券商和房地產為代表的金融板塊和強周期板塊表現最好。其次是,從大博弈、補短板的角度去布局軍工科技、網絡安全、5G、晶片、北斗導航等科創股的趨勢性主題機會。這期間熱點會來回輪動,但要注意上證指數衝上2700點後,由於回補了跳空缺口會有較大壓力。

  目前,股權質押風險緩解是近期最核心的邊際變化,因此這次反彈以來以券商和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股超額收益較為顯著。但是結合A股的歷史經驗,宏觀經濟下行期間,主板盈利增速隨之放緩,市場的結構性機會往往呈現兩個特徵,一則是拉長視角來看成長股占優,二則每次市場上漲期間會呈「大盤股搭台,成長股唱戲」的特徵。具體來看,金融板塊中關注銀行和非銀,成長板塊中關注雲計算、5G和半導體。

  隨著本輪A股回購潮對大盤推動力量仍在積蓄,新規支持下回購規模有望繼續擴大,並為市場長期估值底部構建提供內部條件。在「穩槓桿」的政策下,四季度國內外系統性風險進入到緩釋階段,政策底帶來的風險偏好回升觸發市場超跌反彈,有基本面支撐的主動式回購個股值得關注。

更多科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科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