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及我國等多個城市頻繁出現城市內澇,受災城市數量、規模、經濟損失程度和人員死傷均呈顯著上升的態勢。『海綿城市』的出現,為經濟下行提供支撐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義。以下是海綿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續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海綿行業分析,海綿城市的本質是解決城鎮化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和諧問題,與傳統城市開發方式相比在技術和理念上都具有先進性。
2015年4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和財政部確定了武漢、濟南和重慶等16個第一批海綿城市試點。海綿行業發展現狀分析,中央財政資金補貼累計總額將超過300億元(三年)。與其他國家級示範相比,屬於中等偏上規模的財政支持(棚戶區改造)。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的績效監管,是規範使用財政資金和有效引導市場參與的重要樞紐,構建科學的績效評價方法,對於包括海綿城市在內的大中型城市建設項目,具有良好的示範作用,有效實現可追蹤、可查詢、可監督和可問責。
通過對首批16個試點城市方案的研究,發現試點示範主要是從主要工程和重點地塊出發,全市(縣、區)範圍的海綿體建設,較為有限。海綿體建設與其他市政設施、公服設施相比,增量成本較低,有的如果應用綠色材料,甚至低於常規建設投入;有的通過設計調整優化,增量成本相當有限。與傳統的城市排水管網建設相比,具有較好的低衝擊建設效果,在設計、建設和材料應用等方面,均體現就地取材、依靠自然豎向和應用自然能力的特點。因此,海綿城市的創建,自國家財政政策和城市內澇形勢等多方因素的促進下,目前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理念。
從單項業務分析來看,規劃、運營和投融資領域的專業企業目前沒有。由于海綿城市規划具有跨學科、跨專業的特點,涉及空間規劃、市政排水、園林綠化和生態環境等專業。因此,傳統的城市(鄉)規劃設計院、水利規劃設計院、市政設計院和景觀設計院等涉及城市排水領域,但是,專業從事雨水綜合利用規劃的。
從事海綿城市建設的企業最早起步於1990年代,以滲水磚等建材企業為標誌,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深圳等城市。2000-2017年間,江蘇各城市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淮安、鎮江、南通、鹽城和泰州等紛紛成立雨水利用相關的企業,主要是工程設計、設備安裝和施工建設。2010年以來,特別是2017年,專業化圍繞雨水利用的創業型公司大量出現,注重技術引進和開發,並申請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
2018年3月22日,在聯合國發起「國際水行動10年」計劃之際,中國的「海綿城市」計劃成為聯合國的關注焦點之一。海綿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聯合國在日前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說,為應對日益增長的節水需求,中國近年發起的海綿城市計劃旨在回收70%的雨水。中國自2015年起開啟「海綿城市」試點。按照政府的規劃,到2020年,中國城市20%以上建成區要自然存儲70%的降雨;2030年,全國城市80%以上建成區要達到這一指標。
目前,我國海綿城市建設正在加快推進,通過試點城市創新建設模式,探索成功經驗,並將這些成熟的做法、模式推廣落地。但海綿城市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式,其全面實現仍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以上便是海綿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海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海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