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普遍認為,3D電視產業發展不及預期,與3D顯示方式收看舒適度不佳有極大的關係,3D眼鏡的佩戴造成人眼舒適度差,極大束縛了3D的應用領域。同時,目前3D片源嚴重匱乏,收看3D電視頻道,還需要高清機頂盒、3D藍光DVD播放器等設備。另外,3D收視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以下是2017年我國3D電視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對於3D電視的未來,Danny Tack認為,「3D已經死了。現在沒有多少3D資源,也沒人真正想要它們。」
不過,這樣說法並未得到普遍認同,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進認為,儘管按照慣例,顯示方式各領風騷三五年,但3D產業發展並未接近尾聲。東方視界科技公司副董事長宮玉國對於3D顯示方式的長遠未來也持樂觀態度,「2D到3D,平面到立體,一定是科技發展的方向,目前所有網際網路內容的業態都是2D化,而3D網際網路將成為未來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之一。」
3D顯示產業的發展將長期處於一個緩慢發展的階段,實際上還有不少企業暗中儲備3D技術。
2015以來,長虹就向外界展示CHiQ裸眼3D電視及裸眼3D手機,並呼籲業界能對裸眼3D產業有更多重視,構建3D內容平台,促進3D生態可持續發展。
3D電視的發展也將受3D電影市場影響。2014年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共39部3D電影上映,使得業內對3D電影的關註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當時,受此影響,LGDisplay特意設立大型3D體驗館重推不閃式3D,同時也重啟3D電視在中國的推廣。Display Search當時的數據也緊跟其後,稱2014年4K超高清3D電視出貨量較上年將增加342%,達到545萬台;其中中國市場的比重將達77%,預計中國將會引領整個4K超高清3D電視市場發展。
「3D產業的發展與其他顯示方式不同,將影響上下游的一系列動作。而不管是4K、UHD還是OLED都可以和3D進行技術疊加。」北京高盛吉獅文化傳播公司首席顧問馬俊穎指出。
主打不閃式3D的LG Display相關負責人介紹,和其他顯示方式需要每個環節進行投入區分不同,不閃式3D實際上只需要在電視模組組裝之後,粘貼偏光片即可,電視是否需要3D功能還是根據市場和下游的客戶進行調整。之前企業在3D領域上的投入並不浪費。
放出「3D產業將死」言論的同時,飛利浦還同時宣布也將和LG一樣,將重心投向OLED電視。理由是,未來將是OLED的天下,如果不趕緊行動,未來就要落後於人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飛利浦在彩電市場逐漸式微,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已經被徹底邊緣化。目前,飛利浦在各方面加大宣傳攻勢,放出這樣的言論是為了博眼球,增加市場關注度,殺個「回馬槍」。更多相關3D電視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3D電視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
更多3D電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3D電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