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WTO後,財產保險業同其他許多行業一樣,顯示了巨大的潛力。財險朝著健康方向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行業集中度高,企業間惡性競爭。因此,正確分析和認識中國財產保險市場的現狀及其發展方向,對規範中國財產保險市場,促進其發展,均有指導意義。以下對財產保險行業現狀分析。
現階段,我國共有52家各類財產保險公司,市場整體格局主要以中國商業保險公司為主、國內外保險公司並存、多家保險公司競爭。由於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程度,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之後,商業保險市場得到進一步放開,使得大量的外資保險機構湧入我國市場,對國內保險公司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目前,我國財產保險企業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面對這一挑戰,解決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邁過影響該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這道坎。
然而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家財險的發展現狀,「長衰不盛」似乎很貼切。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家財險的投保率近10%。人保財險財產保險部總經理助理楊秀瑾介紹,人保杭州家財險(不包括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的投保率可能還不到10%。而在西方已開發國家,家庭財產的投保率平均在70%以上,美國甚至高達95%。
2017-2022年中國財產保險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導致家財險市場受阻的原因,除了民眾對家財險的投保意識不到位外,其實還有推廣渠道不足的問題。楊秀瑾也提到,家財險是一個純商業險種,不像車險中的交強險是強制性購買的。再加上推廣有限,大多數民眾自然不了解可以通過保險的形式來守家產避風險。
隨著我國財產保險制度的不斷改革與完善,國內財產保險市場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改變。現如今,國內財產保險公司數量有幾十家,其中還有較多的外資財產保險公司。據統計,國內財產保險份額分配比例大致為: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約占70%,太平洋保險公司約占13%,平安保險公司約占11%,剩餘的6%左右由其他財產保險公司共同占有。之所以出現這種市場份額分配主要是由於國家相關政策原因以及我國特有的保險發展歷程,但是這種情況與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明顯不協調。所以在某些地區的財產保險市場中,就出現了高份額的下降以及低分額的提升。
國內財產保險市場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國內不同地區保險市場發展的不平衡。人均GDP水平是與保險市場發展關係最為緊密的一個指數,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中部欠發達地區以及西部落後地區,使得國內保險市場也呈現為東中西三個部分,據統計東中西三個地區的保險收入比例分別為56.9%、22%、19.9%。但自從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西部經濟落後地區的保險市場有著很大的變化,保險收入也是逐年增加。同時根據研究調查我們還發現,即使在同一個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當中,省會城市以及經濟中心城市的保險發展情況明顯優於該地區中的其他城市。
此外,當前國內財產保險市場所經營的保險總類多達上千種。其中機動車輛及第三者責任險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不斷壯大,呈現出了迅猛發展的態勢。市場經濟發展導致國內經濟結構的變化,保險與非保險企業要在新的經濟形勢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就使得企業財產險以及貨運險在近些年受到了極大的關注。我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針對於農業發展的農業險近些年來卻未能得到太大的改善。因為農業的影響因素很多,導致農業險所需要考慮的方面非常複雜,一直以來各大保險公司所開展的農業險業務均是處於虧損狀態。
更多財產保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財產保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