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86年以後,隨著保險市場供給主體不斷增加和有序競爭的保險體系初步形成,保險業務獲得迅速發展。1980年,我國財產保險行業保費收入僅4.61億元,2013年已經達到6212.2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5%,財產保險行業保費收入明顯快於宏觀經濟的增長速度。以下是我國財產保險市場規模分析:
根據中國保監會的數據,2016年全國保險市場原保險保費收入達到30,959億元,較2015年同比上升27.5%。其中,財產保險市場原保險保費收入達到8,725億元,較上一個年度增加729.5億元,增長9.12%。
財產保險市場規模顯示,江蘇省、廣東省、浙江省、和山東省位列前四名,保費規模均超過520億元,四川省、河北省、河南省、上海市保費規模超過370億,但全國僅上述八個地區保費超過370億元;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保費規模位列後三位,合計規模僅為89億元。就保費規模的橫向比較而言,各地區之間規模的差距較大,規模較小的西藏自治區保費規模僅為規模最大的江蘇省保費規模的1.9%,保費規模位列後三位的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和海南省的總保費僅為位列前三名的江蘇省、廣東省和浙江省的4.45%。
財產保險市場規模中,從保費規模占比來看,規模前三位的江蘇省、廣東省和浙江省占全國財產保險市場的比重分別達到了8.41%、8.12%、6.53%,規模後三位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占全國財產保險市場的比重分別為0.53%、0.34%和0.16%。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財產保險公司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275.86億元,同比增長13.90%。從險種結構上來看,車險業務增速放緩,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594.33億元,同比增長9.23%;在非車險業務中,與宏觀經濟相關性較強的企財險、貨運險結束負增長,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245.54億元和52.50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0.14%和1.00%;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責任保險和農業保險業務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236.18億元和287.69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1.07%和15.54%;信用保證保險原保費收入263.18億元,同比增長110.51,業務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70%上升至4.99%。從險種大類上看,隨著宏觀經濟趨穩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非車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681.53億元,同比增長25.35%,業務占比多年來首次突破3成,達31.87%。然而,2017年上半年,非車險的承保利潤僅占財險業的27%,盈利效應不明顯,非車險弱勢格局仍持續存在。
更多財產保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財產保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