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CRO行業剛開始是起源於美國,後來多個國家加入,包括中國在內。截止2021年全球CRO市場規模達到452億美元,臨床CRO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散,以下是2022年CRO行業競爭分析。
藥物研發,尤其是新藥研發是全球醫藥行業創新之源,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有著重大的意義。CRO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全球製藥研發支出總額保持5%左右的增速上升。在此背景下,醫藥研發外包(CRO)的誕生可以幫助製藥企業節約時間和成本,減輕企業的研發支出負擔。
CRO行業競爭分析指出,我國目前CRO整體行業剛剛起步,產業規模發展潛力巨大。對於本土CRO企業來說,未來如何打造完整的產業服務鏈不僅可以提高我國製藥工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推動我國儘快進入製藥工業價值鏈的上游,更是為了滿足我國醫藥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是大勢所趨的必然結果。
資料庫顯示,2021年1-12月國內醫藥行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1273起,總披露金額規模超2691億元。僅在其下半年,國內醫藥投融資事件數量就已達到751起,總融資規模超1756億元。在具體的投資領域上,創新藥、醫療設備和醫療器械耗材是資本投入最多的前三大領域。
比如,泰格醫藥專注於臨床試驗環節,並成為該領域的龍頭企業;美迪西專注於臨床前研究環節,為行業領先臨床前研究CRO公司。除該等龍頭企業外,在各細分領域,仍有較多規模較小的CRO公司。
泰格醫藥在手訂單持續高速增長,2021年新增訂單增長74.22%、累計待執、累計待執行訂單增長行訂單增長57.09%。CRO行業競爭分析指出,源於全球醫藥和醫療器械公司的研發投入持續加大、研發活動逐步恢復、新冠相關臨床試驗需求快速增加,2021年新增訂單約96.45億元(+74.22%),截止2021年底,公司累計待執行合同114.05億元(+57.09%),呈加速增長態勢。
部分企業成為「藥學+臨床」綜合型CRO公司,該類企業的典型特徵為,在研發標的方面以仿製藥為主,並逐步向創新藥方向發展。在仿製藥開發、一致性評價方面具有藥學研究和臨床試驗的綜合服務能力,能夠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主要企業有陽光諾和、百誠醫藥、博濟醫藥、百諾醫藥等。
當前,我國的CRO業務還是處在比較簡單的局面,發展趨勢不明顯,大型的CRO將通過資本市場的投資、併購等行為,擴展產品的種類和售後的服務。
以上就是2022年CRO行業競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CRO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CRO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