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每部電視劇網絡劇全部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國家廣電總局為了電視劇產業的良性發展,建立健全了電視劇製作許可證制度,規範市場流通。以下對電視劇技術特點分析。
我國電視劇發行數量整體上呈減少的趨勢。尤其自2018年以來,我國影視行業加強監管,限制娛樂性內容播出、提高網絡平台內容審核標準,電視劇行業分析指出,2019年,我國電視劇行業受到一定影響。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電視劇發行數量約為254部。
2013-2019年我國電視劇發行數量統計情況
國家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影視劇及其相關行業迅猛發展,已然成為文化產業最具發展潛力的細分領域。現從三大特徵來分析電視劇技術特點。
下遊行業不同:電影行業的下游機構以院線和電影院為主,電影通過影院直接銷售給觀眾,因此電影行業受影院及螢幕數量影響較大。電視劇技術特點分析,我國院線和影院的地域分布較不平衡,其與各地區經濟實力和電影消費能力正相關,北京、上海及沿海發達省份的院線及影院數量明顯多於內陸省份。
銷售模式不同:電視劇技術特點分析,電影銷售模式為,電影發行公司委託院線公司負責影片的放映工作,院線公司根據旗下所屬影院的情況對影片放映進行統一的安排及管理。電影發行公司、院線公司和影院通常按照40:10:50的比例對影片票房收入進行分配。電影的發行成本和宣傳成本都遠高於電視劇相應成本。
季節特徵不同: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電影的檔期概念日漸成熟,目前形成以春節檔、五一檔、暑期檔、國慶檔和賀歲檔這五大檔期為主,以情人節、清明節和端午節等幾個小檔期為輔的格局。電視劇技術特點分析,由於電影行業存在檔期現象,所以電影業的票房收入根據檔期呈現較為明顯的季節性,即夏季(暑期檔)和冬季(賀歲檔及春節檔)是國內電影票房收入的兩個波峰。
隨著「三網」融合的進一步推進,同一部電視劇多渠道發行日益增多。電視劇發行模式從最初的先電視台播放完畢之後才登陸網絡,發展到網絡視頻略有延遲播出,繼而視頻網站與電視台同步播出模式,再發展到先網後台、網台聯動的發行播出模式。
更多電視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視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