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電子競技產業迎來全民化格局,我國電子競技行業打開新場景。當下,中國電子競技產業目前處於的是一種過熱階段,大量資本流入,急功近利。可持續發展才是我們當前所需要做的,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電競人才的培養。以下對2023年電子競技行業投資分析。
2022上半年全球電子競技行業投資、融資、收購事件共有62起。對比2021年上半年的59起,有小幅度上漲。另外,全球電子競技行業投融資的金額也呈現出上漲的趨勢,在62起投融資事件中披露實際數額的有29起,總數額為24.49億美元。2020-2025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投融資公布的相關總數額為18.60億美元。
電子競技是電子遊戲比賽達到「競技」層面的體育項目。電子競技就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和體力結合的比拼。通過電子競技,可以鍛鍊和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培養團隊精神,並且職業電競對體力也有較高要求。現從四大積極影響來了解2023年電子競技行業投資分析。
電子競技將原本限制於線上的遊戲內容延伸到線下,拓寬了產業鏈,推動對賽事運營、俱樂部、直播平台、外設設備提供商等產業的消費需求。隨著電競觀念的普及和網際網路巨頭的電競產業布局,電競產業鏈條上下游企業發展均受到積極影響,擴大這些產業的就業和消費需求,有利於拉動GDP增長,形成產業效應。
近年中國電競相關戰隊在國際上有較為優異的表現,也使電競行業在中國的熱度及影響力大幅提升,為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消費力。從賽事門票、周邊到戰隊及選手的廣告代言、粉絲效應,其商業價值都具有巨大潛力有待開發,電競產業的商業化探索前景值得期待。
2020年2月,北京市委宣傳部提出打造「2020電競北京」系列活動,包括國際電競創新大會,電競之光展覽交易會等活動,另外還將與騰訊合作舉辦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充分體現了政府對電競產業的大力支持。針對電競的利好政策將促進電競產業的規範化,完善電競產業的商業模式,對於電競行業中的俱樂部,選手都有十分積極的影響,而電競產業背後龐大的消費體量也使其成為疫後經濟復甦的重點產業。
目前電競已經成功申請成為2022年亞運會比賽項目,申奧成功也指日可待。中國戰隊及選手在世界級比賽中的活躍表現及優秀成績將鼓舞民眾的民族自豪感,「電競外交」也進一步體現了國家實力。電競向傳統體育項目發展是大勢所趨,隨著電競用戶群體的擴張,電競賽事門檻的降低,電競將逐漸實現全民化。
中國電子競技產業蓬勃發展,聯賽拓展移動電子競技受眾群體。現下,政策使得電子競技產業發展的參差不齊,小的廠商不斷被壓榨,大的廠商特別大幾乎形成了壟斷,這樣的產業結構對於未來的發展並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