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一帶一路的計劃推進下,推動著我國的翻譯行業的發展和進步,我國翻譯行業進入比較遲發展時間短,目前越來越多企業注重翻譯市場當前翻譯行業人才缺口大市場競爭激烈。以下是2022年翻譯行業市場分析。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翻譯是理解的橋樑。中國的佛經翻譯,西方的《聖經》翻譯,都在證明翻譯是一項古老的事業。在不同語言地域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其他形式的交流中,翻譯不僅是這些交流中的中介和承擔者,也逐漸成為交流本身的內容。
翻譯行業市場分析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含有語言服務業務的企業423547家,以語言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企業達9656家,北京是語言服務企業數量最多的地區;語言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全年總產值為554.48億元,相較2019年年均增長11.1%。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翻譯業務量有顯著增長,其中,阿拉伯語、俄語、德語、英語和白俄羅斯語為市場急需的五個語種。根據中國翻譯行業市場分析統計,2021年中國以語言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數量達到9656家,與2019年相比增加了806家,企業總產值也實現穩步增長,達到554億元,與2019年相比上升了25.6%。
2021年,具有機器翻譯與人工智慧業務的企業達252家;從地域分布來看,具有機器翻譯與人工智慧業務的企業在廣東分布最多,占到了總數的27.4%。從企業性質來看,具有機器翻譯與人工智慧業務的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占比為92.3%,外資企業與合資企業占比均為3.7%,而國營企業占比僅為0.3%。
2015年以來,中國語言服務企業翻譯業務涉及的主要領域由化工、機械等製造型產業逐漸過渡到科技和教育類產業。2015年排名前三的翻譯領域為法律合同(80.6%)、化工能源(77.8%)和機械製造(75.9%),而2021年排名前三的翻譯領域為教育培訓(41.1%)、信息技術(40.8%)和智慧財產權(38.8%)。翻譯覆蓋領域更加分散、多元,反映了我國語言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
當前我國翻譯服務人員已達538萬,翻譯服務機構企業專職翻譯人員約為98萬,翻譯人才隊伍增長幅度較大,呈現「年輕化」「高知化」「梯隊化」等特徵。翻譯行業市場分析發現,高素質、專業化中譯外人才以及非通用語種翻譯人才依然匱乏,翻譯專業教育人才存在流失現象。
翻譯市場可以說是朝陽產業,近些年企業不斷增加去年人工智慧翻譯的企業增長速度很快,目前市場也在往高素質專業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