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聚烯烴行業分析報告 >> 2016我國聚烯烴產業現狀分析

2016我國聚烯烴產業現狀分析

2016-11-14 15:29:3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聚烯烴生產大國之一,正在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聚烯烴消費市場。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我國聚烯烴總產能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截至2014年,我國聚烯烴總產能已經達到3206.8噸,產量預計在2629.35萬噸。但這些產品數量上仍遠不能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需求。其中,我國聚乙烯總產能達到1498.8萬噸,產量約為1256萬噸。聚丙烯總產能達到1668萬噸,產量約為1374萬噸。在經歷了2013-2014年新一輪擴能之後,2015年新增產能熱潮將繼續延續,預計聚乙烯新增產能在120萬噸,聚丙烯新增產能在259萬噸。其中即將投產的裝置依舊為煤制烯烴裝置,將進一步打破油制烯烴單一的產業格局,實現原料多元化。從我們計劃投產的裝置地區可以看出,新增的裝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這將使我國聚烯烴產業分布格局更為合理,也符合國家大力促進中西部發展的戰略。

聚烯烴

  隨著我國聚烯烴產能的不斷增加,對外依存度在逐步下降。2009年後,隨著國外石化裝置大量投產,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和國內刺激政策的實施,聚烯烴進口量一度大幅增加,其中聚乙烯尤為明顯。在未來幾年,由於人民幣升值趨勢不變且國內需求將繼續增長,我們預計進口量仍然會適度增長。不過由於未來煤制烯烴產能將逐步釋放,進口增長速度會逐步放緩,甚至會有所下降。截至2014年,我國聚乙烯進口量預計約在905萬噸,預計2015年進口量將達到1000萬噸。2014年聚丙烯進口量約在363萬噸,隨著聚丙烯的快速擴能,預計2015年聚丙烯進口量將降至300-330萬噸。2014年我國聚烯烴進口依賴度在33%左右,國內供應缺口依然存在,同時國內塑料原料以通用料為主,競爭力較弱,所以聚烯烴整體出口量普遍較小。

  塑料製品行業是我國聚烯烴行業主要的下游。2014年我國塑料製品行業繼續保持穩步發展,全年累計產量達7387.8萬噸,較去年增長7.4%。隨著「以塑帶鋼」、「以塑代木」進程的推進,中國塑料製品產量近年來發展速度遠遠高於世界塑料行業的平均增長水平,產業規模在不斷擴大,正使得我國塑料工業由大國到強國邁進。但是不可否認,目前塑料製品產業仍存在許多的問題。因產業結構性問題而導致的產品檔次低、企業規模小、分布散的矛盾仍然突出。行業內產品的同質同價、同類低價無序競爭局面仍在蔓延。塑料製品行業產業升級勢在必行,這也要求業者需高瞻遠矚,進行科學高效的經營管理。

  出口方面,根據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我國塑料製品累計出口量達951萬噸,同比增幅在6.09%。但近五年出口量增速呈現放緩的跡象,大致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塑料製品中低檔產品比重大,整體技術水平偏低。加上國內塑料製品行業相關標準滯後,而國際標準愈發嚴格,引發我國部分塑料製品出口受阻。第二,企業發展面臨融資難、人工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等突出問題,導致塑料製品行業利潤率不斷下降。第三,長期以來我國憑藉低廉勞動力建立起來的傳統產業優勢,與越南、印度等國家相比正在逐漸喪失,出口競爭壓力愈發明顯。第四,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在一定程度上拖拽塑料消費量的增長。

  聚烯烴是市場需求量最大高分子材料。2015年中國聚乙烯表觀消費量接近2500萬噸,聚丙烯接近2000萬噸。同時聚乙烯產能接近1500萬噸/年,聚丙烯產能接近1700萬噸/年。中國聚烯烴產不足需,「十三五」期間仍需大量進口。

  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2016-2021年中國聚烯烴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認為,通過增加高端產能,實現聚烯烴產業升級,是石化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一方面,隨著煤制烯烴和丙烷脫氫(PDH)的快速發展,聚烯烴的總產量將在在十三五期間得到明顯提升,供需缺口將大幅縮小。另一方面,是國產的高端牌號供應嚴重不足,高端聚烯烴產量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更多聚烯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聚烯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