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技術進步和新產品的開發,我國鎢產品發揮著更為重大的作用,產品價格穩步增長,實現利稅同比增長39.02%,實現利潤同比增長55.94%,出口鎢品同比增長14.94%,以下是鎢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鎢儲量國,行業市場供需平穩。一季度國內鎢精礦平均價格11.15萬元/噸,環比上漲5.05%,同比上漲52.04%;上半年國內鎢精礦平均價格11.11萬元/噸,環比上漲8.28%,同比上漲43.33%;三季度國內鎢精礦平均價格10.28萬元/噸,環比下降7.68%,同比上漲3.73%;前三季度國內鎢精礦平均價格10.83萬元/噸,同比上漲27.86%。
我國鎢儲量為190萬金屬噸,占全球儲量的61%,是世界最大儲量國。鎢行業分析指出,全球鎢儲量310萬金屬噸。世界前十大鎢礦山中,中國占了一半。國內來看,湖南和江西兩地儲量最為豐富,分別全國的占27%和26%,兩省儲量占了國內鎢精礦儲量的半壁江山。
鎢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鎢屬於國家保護性開採特定礦種,為加強鎢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國家對鎢礦開採實施總量控制管理。為加快鎢行業結構調整,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規範企業生產經營秩序,促進行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劃和產業政策,制定本規範條件。
國家為了保護鎢資源,相繼出台了控制鎢精礦的開採總量、收緊採礦許可證的發放、以及減少鎢品出口配額等一系列政策來規範和限制鎢的開採和出口,鎢品供應的相對不足支撐了鎢品價格的上漲。
自2004年1月1日起,鎢精礦及鎢廢料13%的出口退稅政策取消。
自2005年1月1日起,取消鎢鐵出口退稅政策;鎢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自2005年5月1日起鎢製品中的仲鎢酸銨、氧化鎢、鎢粉、碳化鎢粉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為8%,其他深加工鎢製品出口退稅率仍為13%。政府並自5月1日起取消對稀土金屬、鉬礦砂及精礦等的出口退稅。
自2006年1月1日起鎢、鋅、錫、銻的出口退稅率從8%下調到5%。而國家進一步調低鎢的出口退稅率提高了其出口成本。繼2005年5月1日國家將鎢的出口退稅率從13%調低至8%以後,2006年1月1日又進一步將退稅率下調至5%。出口退稅率的下調導致鎢品出口成本上升,刺激了出口價格的攀升。
截止今年上半年,我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鎢礦開採、整頓礦業秩序、實行出口配額限制。出口配額由3萬多噸降到1.6萬噸;預計今年全年的配額1.58萬噸鎢含量,較上年減少615.3噸鎢含量,減少3.7%。
我國鎢產業政策和鎢市場供需依然是影響全球鎢市場的關鍵因素。總體看,國外鎢精礦產量平穩,國內鎢礦開採受政策管控、資源稟賦、採選成本、安全環保約束增強,將有力支撐鎢市場供需和價格的穩定,未來鎢市場價格將總體趨穩、小幅震盪運行,以上便是鎢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