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醫藥研發外包行業分析報告 >> 醫藥研發外包發展趨勢

醫藥研發外包發展趨勢

2018-07-03 17:11:17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新藥研發是一項耗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的事業,周期一般需8~14年,投入資金8億~10億美元。越來越多的小型研發公司從事早期產品開發,而從事早期產品開發的大型製藥企業的項目數正在減少,他們一般會尋找機會,從小公司那裡買下早期開發的產品,從事後期開發。以下對醫藥研發外包發展趨勢分析。

醫藥研發外包發展趨勢

  醫藥研發外包發展趨勢分析,從2011-2020年起,年銷售額總計達2,000億美元的藥物將失去專利保護。專利藥到期後,產品的銷售額下降,迫使製藥企業不斷進行創新藥物的研發,以豐富自己的在研產品管線,維持市場壟斷地位和獲取遠高於仿製藥物的利潤。2018-2023年中國醫藥研發外包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2001年至2017年,受到創新藥物研發需求影響,全球在研的藥物管線(包括臨床前、臨床期以及待批准新藥證書階段)持續不斷增長。

  醫藥研發外包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英文簡稱為CRO。醫藥研發外包的興起,源於醫藥研發成本過大、研發成功率低、研發周期長等影響,醫藥企業為縮減成本、推動研發進度,逐步將研發項目外包。現從四大模式來分析醫藥研發外包發展趨勢。

  1)傳統模式:是指CRO 企業與藥企之間的交易為一次性交易的初級訂單合同模式,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模式。由於研發實力不足、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等原因,大多數CRO企業在成立初期均採用傳統模式。醫藥研發外包發展趨勢分析,在這種商業模式之下,CRO 企業承擔風險低,同時收益也較低。

  2)創新型模式:藥企根據CRO 企業完成進度支付相應比例金額的模式。創新型商業模式要求藥企與CRO 公司共同設定「里程碑(milestone)」,每一個「里程碑」之後藥廠會向CRO 公司支付一定的服務費。國際大型CRO 企業如昆泰、科文斯、PPD 等公司均採用過創新型模式,國內大中型CRO 企業如泰格醫藥、華威醫藥目前也採用這種商業模式。醫藥研發外包發展趨勢分析,創新型模式下帶來業績快速增長推動泰格醫藥成為國內CRO 龍頭企業,2010-2015 年泰格醫藥營業收入由1.23 億元快速增長至9.57 億元,期間複合增長率達到50.73%。

  3)結果導向型模式:CRO 企業若完成項目可獲得超額獎金,如果項目推遲完成則收益降低。醫藥研發外包發展趨勢分析,結果導向型模式下CRO 公司與藥企實現一定的風險收益共享,提前完成項目藥企會有更多的專利使用期限,收入也會相應增加,CRO 也會獲得更多的項目收入,反之雙方都會承受一定的損失。

  4)風險共擔模式:藥企將項目交與CRO 企業,後者負責項目的設計與實施。在風險共擔模式下,CRO 企業與藥企共擔風險,共享收益,CRO 企業主動承擔風險並分享更多的回報。醫藥研發外包發展趨勢分析,目前全球CRO 商業模式逐漸由傳統模式向風險分擔模式轉變,新的風險分擔模式下,CRO 企業能夠更深入地參與到新藥研發的項目中,與藥企共擔風險,得到更豐厚的回報。

  醫藥研發外包發展趨勢分析,醫藥研發外包行業平台化趨勢明顯。新藥研發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從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新藥註冊申報等全過程服務。醫藥研發外包企業必須不斷延伸服務鏈,為新藥研發提供一站式平台化服務,才能獲得更大發展。我國醫藥研發外包行業前景趨好,在新藥研發鏈條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未來發展挑戰與機遇並存。

更多醫藥研發外包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藥研發外包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