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5月1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水電基地棄水問題駐點四川監管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披露的數據觸目驚心:2014年全年,四川棄水損失電量再創新高達到96.8億千瓦時,占豐水期水電發電量的14.93%。
以我國目前國內水電平均上網電價3毛錢來計算,這相當於一年白白流失了30億元人民幣。如不考慮採取任何措施,四川的棄水電量還將持續增加,2020年達到最大值(約350億千瓦時),也就是會有超過100億元要隨水漂走。
四川的棄水問題,是我國水電滯銷難題的一個縮影,水電發展中的市場結構性矛盾已非常嚴重。面對棄水之殤,如何才能有效解決這個難題?能源局開出的三大藥方又能不能有「藥到病除」之功效呢?
四川難題:棄水電量創新高
三年前,四川還在因電力缺口巨大而不得不限電;隨著水電裝機容量的大幅度投產,四川電力供需形勢急轉直下,電力滯銷問題成為了當地電力企業領導人、乃至中央政府電力主管部門頭疼的問題。
2013年,四川棄水損失電量已達27億千瓦時。2014年9月至10月,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了部分水電基地棄水駐點四川專項監管工作。根據監管情況,形成了一份報告,這也就是15日國家能源局官網發布的《水電基地棄水問題駐點四川監管報告》。
報告顯示,四川水電增長迅猛。截至到2014年12月底,水電裝機達到6293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的比例上升到79.9%。「十二五」期間,四川每年有1000萬千瓦以上水電裝機增長,水電集中快速投產,預計2015年、2020年將分別達到7000萬千瓦和9000萬千瓦。
與此同時,四川省內、省外電力銷售市場持續低迷,省內售電量增速已由「十二五」初的16.4%下降到3.4%。同時作為四川水電消納市場的華中、華東區域,近年來自身平衡能力逐年加強,電力供需處於寬鬆狀態,外購電力意願不強。
產量增、需求弱,四川電力滯銷問題不可避免的就此產生。據2011-2015年水電站發電市場現狀趨勢戰略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了解:2014年,四川省全年調峰棄水損失電量96.8億千瓦時,占豐水期水電發電量的14.93%。作為相比火電等更加清潔的能源,水電遭到如此大量的拋棄,實在可惜。
而這還只是開始。根據四川省電力系統平水年棄水電量及豐水期水電空閒容量的平衡預計結果,2015~2020年,四川棄水問題還將繼續加重。如不考慮任何措施,按照線性外推負荷方案,棄水電量將持續增加,2020年達到最大值,約350億千瓦時,占當年水電發電量的8.64 %。
更多水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