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行業數據 >> 2015年兩面針牙膏市場虧損額度達到1.69億元

2015年兩面針牙膏市場虧損額度達到1.69億元

2016-03-01 09:59:1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被寄予厚望的中藥系列牙膏似乎並沒有將國產牙膏第一品牌兩面針帶出泥潭。兩面針日前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15年兩面針由盈轉虧,且虧損額度達到了1.69億元,另外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兩面針的牙膏產品在超市里已被邊緣化。業內認為,目前國內牙膏市場的產品種類不斷增多,各類口腔護理概念頻出,在沉寂多年重新回歸牙膏主業的兩面針已經喪失了最佳發展機會,很難再占領過多市場份額。

  淨利虧損亮紅燈

  日前,兩面針發布的2015年業績預虧公告顯示,預計2015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9億元左右。而2014年兩面針還在盈利2190萬元。對於業績大幅下滑,兩面針公告表示,公司2015年度加大牙膏新品市場進場鋪貨速度,加大公司品牌宣傳和廣告投入,銷售費用同比增加。

  據了解,兩面針2013年高調宣布以售價59.9元/支的牙膏回歸主業。為此,兩面針在2014年、2015年可謂下了很大功夫。這其中包括通過定增籌集資金用於中高端牙膏的研發,簽約明星代言人,燒錢增加銷售渠道。

  雖然大筆費用拋了出去,但是兩面針牙膏的市場反響卻一般。北京商報記者近日在走訪北京地區包括家樂福、BHG、物美等多家商超時發現,高調回歸牙膏主業的兩面針並沒有太多的蹤影。其中,在BHG、物美,北京商報記者從商場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兩面針並沒有在該商超鋪貨。而在家樂福,兩面針牙膏也被放到了貨架邊緣位置。

  對此,記者聯繫了兩面針董秘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並不是兩面針的主要市場,公司在2015年主要是在廣東、湖北、江蘇加大了投放力度,而未來也會將銷售重心集中於南方地區。

  雖然線下渠道有區域之分,但在電商平台上兩面針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兩面針天貓官方旗艦店,價格較低的消疼止血去火牙膏總銷量能達7000支左右,但高端的兩面針中藥牙膏銷量僅為3900多支。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國產後起之秀雲南白藥,在該品牌旗艦店中,牙膏銷量一般能過萬,甚至幾十萬支。

  市場份額跌至不足1%

  據《2016-2021年牙膏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了解,憑藉「一口好牙兩面針」的廣告,兩面針曾創下過銷量超5億支、僅次於佳潔士和高露潔兩大外資品牌的驕人市場占有率。

  資料顯示,2006年達到銷售峰值,銷售額為3.12億元。但在2007年,兩面針年營業收入直線下降至1.78億元,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牙膏業績開始走下坡路。2008年和2009年雖然有所提升,但是提升乏力,2012年和2013年更是跌至0.77億元和0.79億元,直到2014年牙膏業務銷售收入才提升至1.06億元,但與中國目前近200億元的牙膏市場相比,兩面針牙膏市場份額已跌至不足1%。

  在主力牙膏產品市場份額每況愈下之時,兩面針多元化的產業布局也在拖後腿。兩面針2015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的銷售費用達到了1億元,同比增長41.19%,而該公司同期的營業收入僅為6.4億元。另外,從該公司主要子公司的營業情況來看,除酒店日化渠道公司以及房地產公司、醫藥能夠盈利幾十萬或幾百萬元之外,紙業、日化、衛生用品均出現虧損。其中,兩面針紙業公司去年1-6月虧損達4004萬元。

  日化行業天使投資人夏天表示,過去五年是國內牙膏產品搶占市場的良機,從2010年開始牙膏新一輪的消費升級開始出現高潮,中藥性、植物性牙膏新品陸續上市,這些新興品牌在市場上占據一定地盤後,兩面針才開始進入,不是順勢而為,而是在虎口拔牙,風險和難度都很大。

  而對於公司未來如何扭虧為盈,兩面針董秘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要等公司的年報披露,目前沒有可以透露的信息。

更多牙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牙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