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農產品行情月初小漲,月中持穩,月末再次走高,呈折線之勢上漲。其中油脂、飼料表現搶眼,全面飄紅。新糖上量有限,糖價一路走高,「糖高宗」重現,糧價弱穩,生鮮價格漲跌互現,行情整體持平,在雙板塊大漲拉動下,農副指數持續上漲。
據生意社監測,11月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農副板塊價格環比上升的商品共33種,其中漲幅5%以上的商品共9種,占該板塊被監測商品數的20.5%;漲幅前三的商品分別為棉籽粕(46%)(11.68%)、棉籽油(10.53%)、川芎(個)(7.80%)。價格環比下降的商品共有11種,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共3種,占該板塊被監測商品數的6.8%;跌幅前三的產品分別為雞蛋(-5.92%)、黨參(統貨)(-5.48%)、枸杞(-5.28%)。
油脂價格漲勢洶洶
11月,由於進口大豆到港延誤,大豆油廠開機率低,加上棕櫚油進口量下降,菜籽油拍賣持續全部成交。國內油脂供應偏緊,終端正值節前備貨期,消費需求支撐,加上美國環保署上調生物柴油摻混標準,外盤飆升,油脂現貨跟盤持續大漲,指數上漲超4%。
豆油:10月,我國進口大豆521萬噸,環比減少198萬噸。由於進口大豆數量低,多數大豆油廠因原料緊張以停機為主,豆油商業庫存持續下滑,目前約102萬噸,下降3%左右。外盤因美國生物柴油標準調整出台,美豆油供需收緊,受利多支撐,豆油價格不斷上漲,期現聯動,現貨大漲接近6%。
棕櫚油:11月,主產國馬來西亞進入減產周期,今年前9個月棕櫚油進口量為308萬噸,同比減少28.37%。國內棕櫚油港口庫存低於25萬噸,創近5年新低,市場供應緊張,廠商捂貨惜售,棕櫚油價格走高,上漲接近5%。
菜籽油:10月,我國進口油菜籽6.1萬噸,僅為9月的三分之一。國內原料菜籽貨源不足,沿海油廠的菜油基本處於停榨狀態,國儲菜油拍賣三次,共30萬噸,繼續全部成交。外盤油脂大漲,菜籽油期現貨以跟漲為主,現貨漲幅超3%。
飼料持續漲情
11月,飼料板塊繼續大漲,飼料指數上漲4%。受原料大豆菜籽供給不足影響,豆粕DDGS、菜籽粕出現階段性供應緊張,其中,豆粕DDGS漲幅較大,菜籽粕緊隨其後,玉米價格以持穩為主。
玉米:截至11月15日,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累計收購玉米1219萬噸。其中遼寧收購355萬噸,吉林195萬噸,黑龍江530萬噸。產區深加工補貼政策陸續展開,東北產區玉米價格趨穩,北方港口玉米到貨量較多,港口庫存持續攀升。南方銷區整體需求依舊疲軟,港口玉米供強需弱,玉米價格承壓小幅下調,國內玉米價格以盤整為主。
豆粕:由於進口大豆數量較少,油廠「無米下炊」,國內豆粕庫存持續處於低位,目前庫存量約38萬噸,部分貿易商挺價,價格突破3600元/噸,限量走貨。豆粕市場由階段性供應緊張轉為剛性需求補貨,加上美豆受豆油價格拉漲,期價提振,豆粕價格大漲5%。
「糖高宗」再現生鮮此起彼伏
11月,白糖新榨季陸續到來,糖廠陳糖銷售殆盡,新糖上量有限。10月我國進口食糖大幅下降,僅為10.5萬噸,環比下降78.9%,同比減少70.5%。供應趨緊預期大幅增加,資金面炒作不斷,白糖期貨大漲,現貨價格一路飆升,價格上漲300~500元/噸,漲幅超6%。
生鮮板塊與10月相比發生了逆轉。11月,蛋價跌豬價漲。受蛋價大幅下跌影響,生鮮板塊反彈乏力,依舊處於弱勢,經歷兩次反彈,最終依舊呈下滑之勢,蛋價下跌超5%,而生豬價格僅上漲3%,生鮮板塊整體下降接近1%。
10月,產蛋雞預計14.6億隻,環比增長0.6%,雞蛋供應增加,冬季人們的消費習慣往肉製品轉變,氣溫低雞蛋保存時間延長,食品廠集中需求弱,蛋價持續弱勢下滑。
天氣轉冷,生豬運輸難度增加,屠宰場收購生豬量偏低,市場呈現供應偏緊局面,國內生豬存欄量依舊保持低位。10月,國內生豬存欄量環比持平,同比下降3.4%。北方部分屠宰場上調生豬收購價格,加上南方陸續進入臘肉製作時節,終端肉類消費回暖,國內生豬價格持續上漲。
糧食持穩為主
11月糧食板塊弱勢平穩運行,主產區仍以最低收購價托市為主,糧食價格相對穩定,秋糧陸續上市,農戶售糧積極性較高。截至11月15日,南方主產區新季中晚秈稻累計收購量占產量的16%,同比增長1%。20日,主產區中晚稻累計收購量達3273萬噸,同比增加164萬噸。
11月,國內農產品價格大漲的主要原因為供應緊張,預計12月進口大豆陸續到港,油廠開機率恢復,油粕供應增加,油脂飼料板塊或將迎來回調期,持續高位的價格被市場接受度一般。白糖新榨季開機高峰期將至,糖價上漲空間有限,後市農產品持續大漲動力不足,預計指數在940~950點。
更多農產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產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