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個網名為「中本聰」的人提出「比特幣」的概念。2009年,全球首款比特幣算法軟體出現。接入網絡的電腦只要運行軟體,完成運算任務,就能獲得一定數目的比特幣。不過,軟體會自動控制任務的難度,以此保證比特幣的產生速度。現存比特幣數量越多,獲取新的比特幣難度就越大。據估算,到2140年,比特幣總量將達到上限——2100萬個。
比特幣「礦機」24小時不停地進行哈希碰撞,是為了爭奪區塊鏈的記帳權。誰記帳,最新生成的比特幣就獎勵給誰,這就是「比特幣之父」中本聰最初的設計。
簡單來說,比特幣產業鏈發展到現在,目前分為產出環節(比特幣「礦場」和礦池),交易環節(交易所),儲存流通環節(比特幣錢包)和最後的使用環節(各種應用)。一般而言,「礦場」挖出的幣都會先儲存起來,再在市場上擇機賣出,這也是「礦場」最根本的盈利模式。
近日,記者實地了解四川省樂山市馬邊縣天嘉網絡比特幣「礦場」的運營狀況,算一筆「礦場」的「經濟帳」,亦是對行業的「礦場」運營進行一次管窺。
電費占經營成本六七成
天嘉網絡的芭蕉溪水電站「礦場」,是樂山市目前最大的比特幣「礦場」,四個機房裡擺放著超過5800多台比特幣礦機,擁有40多個P(petahashes)的算力,每天能「挖」出近27個比特幣。按照當前比特幣市價折算,該「礦場」一天產值近20萬元。
不過,礦場運轉中,每個月最大開支是電費,占到經營成本的六七成左右。與之相比,人工成本、寬帶費、場地費開支等相對較少。例如,礦機運轉需要高速網絡,芭蕉溪「礦場」接入了三條寬帶專線,年費僅5萬多元。
目前,芭蕉溪「礦場」1個小時用掉7000度電,24小時用掉16.8萬度電。「礦場」工作人員沒有向記者透露具體的協議電價。但若按照每度電0.4元的行業均價計算,該「礦場」一天的電費成本為6720元,一年電費將近245萬元。
當然,「礦場」主最初搭建機房時、布置散熱系統、購買礦機費用都不菲。據芭蕉溪「礦場」運營班長雷科介紹,前期光是搭建芭蕉溪「礦場」廠房,公司總共就投入了500多萬元。礦機價格更是不菲,一台礦機均價達到近1萬元,整個「礦場」5800多台礦機,算下來,整體投入超過了6000萬元。
「這麼大的投資,不可能全部由「礦場」主來承擔。實際上,一些礦機也不是我們的。業內採用一種『代管』模式,比如你買了幾台礦機,放在我這裡。我們收取一定服務費,降低了成本,對衝風險。」雷科對記者表示。
據工作人員介紹,芭蕉溪「礦場」每用1度電可產生3分錢的利潤。記者按此計算,該「礦場」一天用掉16.8萬度電,每天產生利潤為5040元,預計「礦場」年利潤能達到184萬元。
幣價是「礦場」盈利晴雨表
按照理論計算,一個像芭蕉溪這樣的中型比特幣「礦場」,年收益能達到將近200萬元。不過,「礦場」的投資回報,還要考慮幣價的波動、比特幣產量周期性減半,以及挖礦難度係數變化等多種因素。
挖出的比特幣想要變現,最終還得投向市場。因此,幣價高低直接決定了「礦場」收益。由於幣價波動,每個「礦場」選擇變現時機不同,取得收益也不一樣。雷科告訴記者,天嘉網絡這幾個「礦場」,每月除還掉必要電費開支外,其餘的比特幣一般都會存著,「公司選擇的策略是長線投資。」
比特幣在2013年,每枚幣最高達到8000元。雷科回憶到,「那時候每度電雖高達七八毛,「礦場」也能活下來。而且幣價高,礦機價格也會水漲船高。」而到了2015年初的行業低谷,每枚比特幣價格一度跌到900多元,「很多「礦場」公司一夜之間就倒閉了,市場極其慘澹。」
根據中本聰的算法,比特幣每隔4年會發生一次產量減半。與之相應,「礦場」挖出的幣大幅減少。最近一次產量減半發生在2016年7月,下一次減半將發生在2020年左右。不過,由於減半時間可以預測,「礦場」都會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
據2017-2022年中國計算器及貨幣專用設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比特幣在生產初期,難度相對較低,普通電腦的CPU就能完成任務,只要下載軟體就可以自動「解題」。由於每天產出區塊數量固定,隨著幣價上漲,「解題」的人越來越多,挖幣難度也會越來越大。與之相應,全球的算力增長越多,幣就越來越難挖。不過,挖出的單枚幣價也極有可能上漲。
雷科向記者分析「礦場」的收益高低,受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總體而言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如果維持目前的行情不變,投資一台比特幣礦機,可能需要八九個月才能回本。」不過,與傳統行業相比,將近1年就能回本的生意,已很難得。
雷科認為,整個比特幣產業鏈中,「礦工」們其實處在整個產業鏈的底層,「就跟淘金一樣,挖金工人都很辛苦,但能掙大錢的肯定不是挖金的人。在我們這個行業,道理也一樣,真正掙錢的是礦機商和交易平台。」
「礦工們住的環境談不上好,乾的又多是髒活累活。很多時候,我們是幫人代管礦機,做的是服務。礦工們掙的都是辛苦錢。」雷科笑稱。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初,已誕生8年的比特幣價格站上新高點,在1月5日一度達到8895元。隨著央行進駐國內三大交易平台「約談」,比特幣閃崩隨即開始,1月10日數據顯示,幣價一度跌至6347元。1月11日,一度跌至5400元左右。春節後,比特幣價格有所回升,截至2月21日9點5分,比特幣價格上升至7231元。
更多貨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貨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