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行業數據 >> 水稻價格行情分析

水稻價格行情分析

2017-06-22 19:51:0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水稻方面國家的政策是水稻最低收購價,也就是托市政策,截止12月20日東北地區的水稻,國家的托市量已經達到了1300萬噸,比去年的進度快,因此造成了東北產區農戶的餘糧不足的狀態,供需決定價格,東北產區的水稻就呈供小於求的狀態,所以東北水稻自10月份上市之初價格就一直緩慢上漲。具體價格來說,拿東北地區的圓粒稻穀為例,從10月份上市之初的一塊四毛五一斤上漲到了目前的一塊五毛四一斤。以下對水稻價格行情分析。

  2017-2022年中國優質水稻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我國水稻分早稻、中稻和晚稻三季,東北地區只有晚稻一種,而南方地區早、中、晚稻都有,今年開年,作為第一季的早稻,因為有國家比較大的支持力度,所以價格相對穩定,基本上與2014年持平。而從中稻開始,南方地區的水稻價格開始下滑,到了年底晚稻收穫時,南北稻穀的價格差距已經很大。

  我國水稻種植期是明年的三到四月份開始耕地、播種、種植,鑑於明年整個一年水稻將呈現一個優質優價,普通糧源和優質糧源分化發展的一個狀態,業內人士建議廣大種植戶在明年三四月份的時候,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更合適自己的當地氣候的優質水稻品種種植,這樣的話未來的收益可能會更大。

  國家臨儲水稻持續實行順價銷售,造成現階段各地糧源十分短缺,6月稻價還會有走高的機會嗎?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尹秀穎認為,短期內稻價將處於易漲難跌的局面,但部分客觀因素將抑制稻價上漲的幅度。

水稻價格行情分析

  政策與市場實際脫軌

  對於國家臨儲拍賣,市場更多是嘆息聲。現階段米企認為,2017年在苦苦等待中盼來的國家臨儲水稻,不但沒有讓市場原糧供應緊張的局面得到緩解,反倒是間接的推高了省儲及地方輪換糧的價格,更使得每周的水稻拍賣猶如「走秀」一般,部分產區以流拍為主,再次加重了「稻強米弱」的格局。如今順價銷售只能讓米企對原糧採購望而卻步,漸漸地失去信心,現階段中小型企業乾脆停機或者做點新小麥購銷工作,種種跡象表明政策的實施與市場實際脫軌,兩年以來水稻去庫存計劃將只是一個口號而已。      現階段北方原糧供應多來自地方輪換糧及農戶手中少量餘糧。通過三期拍賣來看,吉林與遼寧兩省均多數情況為流拍,僅黑龍江有少量成交。部分米廠認為,東北米在與江蘇、安徽產區大米之間存在較大價差的情況下,且再遇到消費淡季等利空因素制約,對於普通原糧來講,稻價走高的機會不多。一方面,如今米企的加工方式較前期相比略有改變,多為新陳混合加工,對原糧的需求量減弱,多採取隨用隨買的策略。另一方面,優質稻如稻花香、超級稻、鹽豐等品種因種植面積少,經過市場不斷的消耗自然有一個上漲階段,但如今受大米消費淡季的制約,稻價後期走高的幅度不會太大,基本將與去年同期持平。

  雖然江蘇產區稻價持續走高,但實際市場多為空漲,市場實際成交量很少。主要原因在於市場餘糧基本售罄,有價無市為普遍現象。這主要基於去年該省水稻收購主體多、托市力度大等因素導致。後期原糧供應多將來自國儲,因此在高成本低收益的壓制下,該產區水稻拍賣溢價成交的可能性將減小。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沿海地區已迎來傳統的梅雨季節。經銷商方面備貨也顯得十分謹慎,主要是基於國家政策仍不是十分明朗,擔心後期米價仍存回落的可能。超期糧能否重啟仍是個迷,這也是困擾米廠的一個難題,若進行拍賣,市場米價必然走低。其次,再過20天學校即將放假,集中性消費減弱,大米走貨就更加難了。米企仍在苦苦掙扎,部分米企表示即使開拓新市場,也是難上加難。更有米企坦言,長期處於盈虧分界線,若大米銷售不出現轉機,那麼米企長期下去將會被拖垮,因此短期稻價將呈優質優價的特徵,購銷難現火爆場面。

更多水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