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農業行業分析報告 >> 2025年水稻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優質稻米發展加快

2025年水稻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優質稻米發展加快

2025-03-13 10:19:2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全球糧食安全備受關注的當下,水稻作為我國重要的口糧作物,其產業發展態勢一直備受矚目。近年來,我國水稻產業在種植面積、產量、市場價格、進出口以及品種等多方面呈現出獨特的發展軌跡。2024年的發展狀況為2025年的行業走向奠定了基礎,通過對這些方面的深入分析,能更好地洞察2025年水稻行業的發展前景。

水稻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一、2024年水稻產業發展態勢

  (一)種植面積和總產略增,單產創歷史新高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水稻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動了水稻種植。國家提高早秈稻最低收購價,穩定多項補貼政策,擴大保險實施範圍並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機制。各地也積極行動,湖南投入9.0億元支持早稻生產,早稻面積同比增加0.6萬hm2;江西派駐工作組督導,早稻面積增加0.5萬hm2;浙江實施補貼政策,早稻面積增加0.4萬hm2。早稻播種時多數產區條件良好,但部分地區受強降雨影響單產下降,全國早稻總產略降0.6%。中晚稻生長期間,東北、西南氣象條件有利,不過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遭遇高溫。總體來看,2024年全國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900.7萬hm2,比2023年增加5.8萬hm2,增幅0.2%;單產為7155.0kg/hm2,提高18.0kg/hm2,增幅0.3%,創歷史新高;總產量20753.5萬t,增產93.2萬t,增幅0.5%,連續14年穩定在2.0億t以上。

  (二)稻米價格偏弱運行,市場供需寬鬆

  2024年,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有變化,早秈稻提高1.0元/50kg,中晚秈稻和粳稻不變。中晚稻上市後,因豐產、供給充足、需求疲軟,市場走勢偏弱。10月中旬起,多省啟動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據監測,2024年12月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平均收購價格分別比2023年同期下跌0.5%、3.7%和2.7%。由於玉米、小麥價格下跌,大米作飼料替代量減少,但優質優價明顯,如黑龍江不同品種大米、湖南和江西的優質稻、江蘇的優質粳稻都有價格優勢。然而,水稻生產的人工、農資成本上漲,農民種稻效益下降。

  (三)大米進出口量大幅減少,進出口國家穩定

  2012年以來,我國大米進出口貿易波動大。2024年,受國際大米價格和印度出口政策影響,大米進出口量明顯減少,進口量創2012年以來新低,出口量創近8年新低。2024年進口大米165.9萬t,同比減少97.2萬t,減幅36.9%;出口大米110.8萬t,減少51.8萬t,減幅31.8%。進口來源國前五位是緬甸、泰國、越南、巴基斯坦和柬埔寨,出口目的國前五位是韓國、喀麥隆、巴布亞紐幾內亞、波多黎各和剛果民主共和國。

  (四)審定品種數量下降,品質水平提升

  自2016年起,我國水稻品種審定數量先增後減。2021年新修訂《種子法》等規定提高了審定門檻。2024年通過國家審定的水稻品種數量為405個,比2023年減少4個,其中雜交稻品種占比87.9%。米質達到國標優質2級以上的品種占比達62.0%,首次突破60.0%,還出現了兼具優質、高產、綠色(抗病)的「三好」品種和耐鹽鹼優質稻品種,表明我國優質稻育種成果顯著。

  (五)經營方式加速轉型,推動水稻生產升級

  2024年,農業致力於構建多元化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促進家庭農場與農民合作社發展。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國有眾多種糧家庭農場和糧食類合作社,還有大量經營性主體提供社會化服務,服務面積廣泛。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75.0%,多種先進設備和技術在水稻生產中應用廣泛。同時,多項水稻生產技術被推廣,推動水稻生產向綠色化、智能化、機械化、輕簡化發展。

  二、當前水稻生產面臨的問題

  (一)種植面積受結構調整影響

  「十四五」以來,我國水稻種植面積3年同比減少。這主要是糧食品種內部結構調整所致,隨著居民食物需求變化,玉米、大豆等飼料糧需求增長,國內大力發展這兩種作物。2024年,我國玉米、大豆種植面積比2020年增加,同期水稻種植面積減少106.9萬hm2。

  (二)單產高位增產難度增大

  我國水稻單產已提升至較高水平,2024年達到7155.0kg/hm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0.0%以上,但繼續增產面臨挑戰。與之前相比,單產增幅下降,還面臨突破性品種短缺、育種技術攻關不足、輕簡型高產技術儲備匱乏等問題,需要加強科技攻關。

  (三)種糧效益不佳影響積極性

  國內外糧食市場聯動,國際糧價下跌傳導至國內,2024年12月我國稻穀市場平均收購價同比下跌2.3%。同時,水稻生產成本持續攀升,種糧效益下降甚至虧本。極端天氣頻發,保險政策減損穩收益效果不明顯,影響農戶種植積極性。

  (四)優質和功能稻米供需失衡

  我國稻穀消費穩定,但對綠色優質大米、營養功能大米需求增加。目前缺乏口感和食味好的特優質品種,功能稻米基礎研究薄弱、類型不豐富、推廣與產業化不足,無法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三、2025年水稻產業發展展望

  (一)種植面積有望穩定

  202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保障糧食供給,農業農村部也明確抓好糧油生產。預計稻穀最低收購價可能上調,穩定農戶種糧積極性。玉米、大豆市場收購價格回落,東北地區「水改早」現象將穩定。農業農村部推動南方再生稻面積納入統計等工作,綜合這些因素,2025年水稻種植面積預計穩定或略有增長。

  (二)單產水平持續增長

  農業農村部重視糧油作物單產提升,制定了水稻單產提升實施方案。該方案聚焦「大面積」單產提升,融合良田、良種、良機、良法,抓好關鍵環節,發揮新型經營主體作用。隨著高產優質品種、高效栽培技術和先進農機裝備的推廣應用,若不發生重大自然災害,2025年水稻單產將繼續增長。

  (三)稻米市場平穩運行

  受多種因素影響,2025年國內稻米市場將平穩運行。生產成本上漲和最低收購價政策支撐,可能使稻穀最低收購價小幅上調。進口大米價格低於國內,進口量可能增加,對國內稻米價格形成下行壓力。優質優價仍將主導市場,預計產量穩中有增、需求穩定,稻穀市場供大於需格局難改變,價格與2024年整體持平。

  (四)優質稻米發展加快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優質和功能大米需求增大。水稻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指出,國家和各地重視優質稻發展,開展了多種品鑑評比活動。預計2025年,優質稻穀的訂單收購、品鑑評比等工作將繼續推進,推動水稻品種品質進一步提升。

  我國水稻產業在2024年有喜有憂,面積、產量、市場、品種等方面各有表現,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展望2025年,水稻產業在種植面積、單產、市場和優質稻米發展等方面都有積極的發展趨勢,但仍需應對挑戰,通過政策支持、科技投入和市場調整等多方面努力,實現水稻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更多水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