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研報稱,全球AI領域多模態模型密集發布,Llama4等新模型引領技術創新,國內AI應用呈現「新五小龍」崛起之勢。阿里夸克、豆包、DeepSeek等國產應用在全球市場表現突出。與此同時,遊戲、影視和出版等行業展現出強勁的內需和發展潛力,尤其是在AI技術的推動下,國內內容消費市場韌性十足。電影票房和遊戲市場表現強勁,短劇製作向精品化發展,教育出版受益於政策利好,整體行業景氣度高。
未來是否會出現「完全自主的AI資管機構」?磐松資產總經理吳確表示,至於啟發AI發散思考(也就是所謂的自主決策系統),這得看具體自主的程度了。首先,AI幻覺是當前技術無法徹底消除的固有缺陷,直接依賴其自主決策可能導致投資風險,AI決策的自由度越大,幻覺的風險也會越大。很多投資問題不能單純靠歸納法,因為未來不是過去的簡單重複,需要人的邏輯判斷什麼規律未來有可能重複,投資經驗為主導,不太能依賴AI。完全自主的AI資管機構不太可能,投資過程很複雜,每個環節都需要根據新的政策、市場環境以及合作夥伴變化等情況不斷更新。為了獨特性且無法輕易被效仿,就需要我們告訴AI更多設計投資策略的技巧、思路等,那就談不上完全自主的AI資管機構了。所以,完全自主的AI資管機構在我看來更像是個偽命題。(中證報)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綜述:美國商務部近期針對中國與印度出口的2,4二氯苯氧乙酸(以下簡稱「苯氧乙酸」)作出最終裁定,認定兩國產品存在傾銷及補貼行為,並據此徵收高額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這一裁決將顯著影響相關產品的貿易格局,並可能引發後續法律程序與市場調整。一、終裁結果公布:中企面臨雙重稅率壓力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苯氧乙酸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美國商務部於4月1日發布終裁結論,確認中國出口的苯氧乙酸存在傾銷行為,傾銷幅度高達127.71%,抵消補貼後的保證金率也達126.58%。相比之下,印度涉案產品的傾銷幅度介於6.10%至25.85%之間(抵消後為3.18%20.62%)。在反補貼調查方面,中國企業的稅率差異顯著:部分特定企業被裁定需繳納169.63%的高額補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