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否會出現「完全自主的AI資管機構」?磐松資產總經理吳確表示,至於啟發AI發散思考(也就是所謂的自主決策系統),這得看具體自主的程度了。首先,AI幻覺是當前技術無法徹底消除的固有缺陷,直接依賴其自主決策可能導致投資風險,AI決策的自由度越大,幻覺的風險也會越大。很多投資問題不能單純靠歸納法,因為未來不是過去的簡單重複,需要人的邏輯判斷什麼規律未來有可能重複,投資經驗為主導,不太能依賴AI。完全自主的AI資管機構不太可能,投資過程很複雜,每個環節都需要根據新的政策、市場環境以及合作夥伴變化等情況不斷更新。為了獨特性且無法輕易被效仿,就需要我們告訴AI更多設計投資策略的技巧、思路等,那就談不上完全自主的AI資管機構了。所以,完全自主的AI資管機構在我看來更像是個偽命題。(中證報)
中信建投研報稱,全球AI領域多模態模型密集發布,Llama4等新模型引領技術創新,國內AI應用呈現「新五小龍」崛起之勢。阿里夸克、豆包、DeepSeek等國產應用在全球市場表現突出。與此同時,遊戲、影視和出版等行業展現出強勁的內需和發展潛力,尤其是在AI技術的推動下,國內內容消費市場韌性十足。電影票房和遊戲市場表現強勁,短劇製作向精品化發展,教育出版受益於政策利好,整體行業景氣度高。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