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財經頻道 >> 美國股市 >> 大摩:下調中通快遞目標價至23.8美元 下調2025至27年盈測(20250825/14:48)

大摩:下調中通快遞目標價至23.8美元 下調2025至27年盈測(20250825/14:48)

2025-08-25 14:48:4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摩根史坦利發表報告,將中通快遞目標價由24.6美元下調至23.8美元,評級「增持」。該行將2025至27年各年盈測分別下調1%、2%及2%,主要考慮因素包括2025年下半年行業增長放緩導致包裹量預測被下調;反內卷導致平均售價上升;以及其他一次性項目影響。

更多快遞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快遞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延伸閱讀

中信建投:"反內卷"短期托底快遞價格 格局均衡還需要時間(20250824/19:12)

中信建投研報表示,短期內「反內卷」導致整個快遞板塊股價發生較大變化,但如果從中長期視角看,更多是需要「反內卷」達到均衡解,即能夠達到接近帕累托最優,改變經營策略時並不會損害行業福利、甚至可能對個體利益得到提升。目前快遞行業件量增速維持雙位數,從增量往存量市場切換的過程中,行業的競爭烈度會比在增量市場裡更大,所以快遞行業格局還需要更長時間的優化和判斷。中信建投認為在短期內隨著國內「反內卷」政策加強,會對整個行業價格托底,但是對行業達到格局均衡還需要時間。

華泰證券:關注政策催化的快遞公司(20250721/08:11)

華泰證券表示,展望7月,雖然步入電商淡季,但考慮到末端價格年初以來持續承壓,終端加盟商壓力較大,在郵管局「反內卷」號召下,末端價格有望觸底回升,加盟商與企業盈利壓力有望緩解,關注政策催化的快遞公司。

中信證券:快遞業挖掘細分市場量增引領者,關注末端降本應用 (20250702/08:28)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2025年頭部快遞更關注份額提升,考慮多重因素1-5月行業的價格競爭同比強化但未來向下有底。挖掘快遞細分市場量增引領者,關注國內細分和東南亞市場具備明確競爭壁壘、利潤增長確定性強的公司。6月中旬順豐股東大會強調「激活經營機制」、「深化解決方案轉型」等核心方向,運營組織變革、經營周期的拐點有望推動公司件量高增長,保持利潤率一定程度持續提升。極兔在東南亞市場成本優勢降維打擊,「份額提升+格局優化」持續兌現。制勝「最後一公里」、智能化&自動化應用推動快遞行業末端降本迎新革命,對比傳統模式,自購/租賃無人車模式有望降本0.1~0.2/0.04元/票。若關鍵競爭階段維持一定價格競爭烈度,盈利能力&資本開支&分層產品規模將加速網絡競爭力的分化。若「反內卷」政策端進一步起效,從加盟商到總部利潤端壓力將明顯緩解,關注通達快遞龍頭的底部布局時機。

經濟日報:治理快遞「套娃」式包裝(20250627/06:17)

瓦楞紙箱上纏繞著難撕開的膠帶,包裝盒裡有大量氣泡袋、發泡塑料……不少人在收快遞時,都會遇到這種「套娃」式包裝。近日,修訂後的《快遞暫行條例》正式落地實施,首次增設「快遞包裝」專章,從制度層面確立「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的治理方向,明確產業鏈各環節主體責任。近年來,我國快遞業務量持續攀升,但繁榮景象的背後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快遞包裝的過度使用和廢棄物處理。接下來,應全方位聚焦快遞包裝綠色化所涉及的生產、使用、回收、處置等多環節,構建政府、企業、社會組織、消費者等多方協同發力的治理機制。隨著新規落地實施,未來,在各方主體責任落實與協同發力下,快遞包裝研發與流通的循環體系將不斷創新,行業將真正駛入「綠色快車道」。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金融行業熱門報告

更多

快遞熱門推薦

金融相關報告分類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