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跨境支付領域持續升溫,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焦點之一。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推進以及相關政策的不斷加碼,跨境支付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政策支持到技術創新,從區域合作到全球網絡覆蓋,跨境支付的市場潛力正在被逐步釋放。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跨境支付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等機構聯合發布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功能和全球網絡覆蓋。這一政策為跨境支付行業注入了強勁動力。根據數據顯示,2024年人民幣跨境收付規模達到64.1萬億元,同比增長23%,CIPS系統已覆蓋185個國家,處理金額達175萬億元,同比增長43%。這些數據充分表明,跨境支付在政策支持下正加速發展。
區塊鏈技術和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引入,正在為跨境支付行業帶來革命性變化。例如,深圳完成了首筆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2億元大豆貿易實現了分鐘級結算,展現了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高效優勢。此外,跨境清算公司正在研究推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以提升人民幣計價的全球貿易、航運及投融資的結算清算效率。這些技術創新不僅降低了跨境支付的成本,還提高了透明度和安全性,為行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區域合作是跨境支付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近期,銀聯國際與越南國家支付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中越兩國跨境二維碼支付互聯互通。同時,柬埔寨國家銀行與螞蟻金服國際啟動了Bakong與Alipay+跨境二維碼支付服務,這將極大促進柬埔寨及周邊地區的貿易活動和金融包容性。這些合作表明,跨境支付正在通過區域化布局,逐步擴大其市場覆蓋範圍。
隨著全球監管環境的趨嚴,跨境支付行業正在加速向合規化方向轉型。高關稅政策和境外機構持牌經營要求,推動跨境支付企業密集收購國內支付牌照。同時,相關政策的出台為金融業數據跨境流動提供了明確指引,進一步規範了行業發展。這種合規化轉型不僅提升了行業的整體競爭力,也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總結
跨境支付行業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區域合作和合規化轉型的多重推動下,正迎來快速發展期。2024年人民幣跨境收付規模達到64.1萬億元,CIPS系統覆蓋185個國家,處理金額達175萬億元,這些數據充分展現了行業的巨大潛力。未來,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入推進和技術的持續創新,跨境支付市場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多跨境支付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跨境支付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