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中成藥行業分析報告 >> 2025年白朮行業政策分析:政策驅動藥材及飲片質量分級標準

2025年白朮行業政策分析:政策驅動藥材及飲片質量分級標準

2025-06-03 16:20:0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中醫藥產業蓬勃發展的當下,白朮作為 「浙八味」 之一,在臨床應用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人們對中藥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建立科學合理的白朮質量分級標準成為保障中藥質量、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2025年,相關政策持續發力,進一步規範中藥材市場,在此背景下,對白朮藥材及飲片質量分級標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白朮研究的儀器與材料準備

  1.1 儀器設備

  研究採用了一系列先進的儀器設備。U3000 高效液相色譜儀來自美國 Thermo 公司,其配置包括四元梯度泵、在線真空脫氣機、自動進樣器、恆溫柱溫箱、DAD 檢測器以及變色龍色譜數據工作站,能夠精準分離和檢測白朮中的化學成分。CM - 5 型分光測色儀由日本柯尼卡美能達有限公司生產,用於測定白朮的色度。此外,還有四川蜀牛玻璃儀器有限公司的揮髮油提取器、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的 DFD - 700 電熱恆溫水浴鍋、崑山超聲儀器有限公司的 KQ - 500DB 數控超聲波清洗器,以及瑞典 METTLER TOLEDO 生產的 NT - xs105 電子分析天平(精度達 0.01mg)。

  1.2 試劑選擇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白朮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試劑方面,白朮內酯 I(純度 99.99%,批號 110713 - 201814)、白朮內酯 II(純度 99.9%,批號 110732 - 201913)、白朮內酯 III(純度 99.9%,批號 110853 - 201805)均購自權威機構。HPLC 級甲醇來自美國 Tedia 公司,分析級甲醇、乙醇由廣東光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純淨水則選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產品。

  二、白朮質量研究的方法與結果呈現

  2.1 外觀性狀測定

  2.1.1 藥材外觀測定

  對白朮藥材進行外觀性狀測定時,採用四分法取樣,每份樣品隨機挑選測定塊根數不少於 10 個並取平均值,同時測定 1kg 塊根數。塊根長度用遊標卡尺測量頭部至尾部實際距離(分段測量後求和),尾部直徑測量根末端兩側膨大間直徑,測量精度達 0.01mm,單個塊根重量測量精度為 0.01g。考慮到市場上對白朮根莖形態的偏好,如 「蛙形」「雞腿形」「如意狀」 等被視為優質特徵,研究增加了寬長比值(尾部直徑 / 長度)指標,共 5 個外觀性狀量化指標。

  2.1.2 飲片外觀測定

  對於白朮飲片,同樣採用四分法取樣,每個批次測定一定數量飲片取平均值,並測定 100g 片數。長度和寬度分別用遊標卡尺測量,測量精度為 0.01mm,單個飲片重量測量精度為 0.1g。

  2.2 浸出物測定

  取約 2g 供試品,精密稱定後置於 250mL 錐形瓶,加入 60% 乙醇 50mL,按特定流程操作,最終計算供試品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測定發現,有 2 批藥材浸出物及對應的飲片浸出物不符合藥典標準(浸出物 > 35.0%),具體批次為 BZYC - 09、BZYC - 19、SYP - 09、SYP - 19、FCYP - 09、FCYP - 19。進一步分析發現,僅麩炒白朮浸出物含量顯著高於藥材(P<0.05),推測與炮製輔料蜜麥麩炒制有關。

  2.3 色度測定

  使用 CM - 5 型分光測色儀測定白朮藥材和飲片色度,設定特定光源、觀察角度、測量口徑、波長範圍等參數,採用 SCE 反射光模式。樣品粉碎過 5 號篩後,取 2g 放入檢測皿,重複測定 3 次取均數。根據公式計算總色值,結果顯示白朮在炮製過程中顏色逐漸加深,且有統計學差異(P<0.01)。

  2.5 含量測定

  2.5.1 色譜條件設定

  流動相為 0.1% 磷酸水(A)和乙腈(B),採用特定色譜柱,設定柱溫 25℃,不同成分檢測波長分別為白朮內酯 I(λ=276nm),白朮內酯 II、白朮內酯 III(λ=220nm),蒼朮酮(λ=200nm),梯度洗脫時間如下表所示。

2025年白朮行業政策分析:政策驅動藥材及飲片質量分級標準

  2.5.2 對照品溶液製備

  精密稱取白朮內酯 I、II、III 和蒼朮酮標準品適量,置於 25mL 容量瓶,用甲醇溶液定容,得到不同濃度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2.5.3 供試品溶液製備

  將測定用樣品過三號篩,取白朮粉末 1g,按特定步驟製備供試品溶液。

  2.5.4 方法學考察

  通過線性、精密度、穩定性、重複性和加樣回收考察,驗證了 HPLC 方法用於同時測定白朮中 4 種特徵成分含量的可靠性,儀器精密度、樣品穩定性及方法的重複性和加樣回收均良好,濃度與峰面積線性關係良好。

  2.5.5 含量測定結果

  測定結果表明,僅白朮內酯 I、白朮內酯 III 和白朮內酯 I、II、III 總含量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中,白朮內酯 I 含量排序為生白朮 > 麩炒白朮 = 藥材,白朮內酯 III 排序為生白朮 = 麩炒白朮 > 藥材,白朮內酯 I、II、III 總含量排序為生白朮 = 麩炒白朮≥藥材,說明白朮內酯 I、白朮內酯 III 和白朮內酯 I、II、III 總含量在白朮炮製後含量增加。

  2.6 藥材與飲片分級標準研究

  2.6.1 藥材分級標準研究

  對藥材外觀性狀與內在質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長度和單個重量與揮髮油含量、白朮內酯總量和蒼朮酮含量呈顯著正相關,據此選擇長度和單個重量進行藥材分級,以揮髮油含量、白朮內酯總量和蒼朮酮含量作為評價指標。進一步測定不同等級藥材中揮髮油和白朮內酯、蒼朮酮含量,發現二等品與三等品的揮髮油含量均與一等品有差異(P<0.01),三個等級的蒼朮酮含量均有統計學差異,因此將揮髮油和蒼朮酮含量作為藥材等級劃分的定量指標。

  2.6.2 飲片分級標準研究

  對飲片外觀性狀與內在質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長度與揮髮油含量、白朮內酯總量和蒼朮酮含量呈正相關,選擇長度進行飲片分級,以白朮內酯總量和蒼朮酮含量作為評價指標,並增加揮髮油含量測定。測定不同等級飲片中揮髮油和白朮內酯、蒼朮酮含量,發現生品和麩炒品兩個等級間揮髮油和蒼朮酮含量均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將揮髮油和蒼朮酮含量作為飲片等級劃分的定量指標。

  三、白朮質量分級研究的討論與總結

  傳統中藥鑑別方法存在主觀性強、難以量化等局限性,現代技術將主觀描述轉化為數值指標,提升了中藥質量分級標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結合白朮藥材根莖形態特徵,選取多種外觀性狀指標對白朮藥材和飲片進行質量評價,同時探究了浸出物、揮髮油和白朮特徵成分等內在質量指標。通過分析外在形態和內在質量指標的相關性,選擇正相關指標建立了白朮藥材及飲片的質量分級標準。

  該研究實現了外在形態和內在質量的結合,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藥材的需求,為中藥商業流通和貿易提供了質量保障。但目前尚未對不同等級的藥材與飲片進行藥效學驗證,後續將結合脾虛泄瀉動物模型,進一步探究白朮止瀉效果差異,優化質量分級標準,建立外在形態、內在質量與生物活性相結合的更具說服力的質量分級標準,為臨床應用提供更科學的依據。

更多白朮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白朮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