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2025年,預計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2.97億人,占總人口的21.1%,養老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萬億元,約占GDP的6%。在政策支持、技術賦能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養老行業將朝著醫養結合、智慧養老、品質化運營等方向發展,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多元化、個性化和高質量的服務。
《2025-2030年中國養老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養老行業在政策扶持、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然而,行業整體的服務能力、質量和效率與老年人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高品質養老服務的供需矛盾尤為突出。未來,養老行業需要在醫養結合、智慧養老、品質化運營等方面發力,構建更加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
當前,我國養老行業的發展環境日益優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技術賦能作用日益顯著。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國家高度重視養老產業和養老事業的協調發展,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例如,《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關於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的出台,為養老服務多元化供給提供了政策支持。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進一步鼓勵國有企業拓展銀髮經濟相關業務,推動銀髮經濟的規模化、標準化發展。
(二)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老產業的市場需求也在持續增長。截至2023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97億人,占總人口的21.1%。預計到2035年,銀髮經濟規模有望達到30萬億元,占GDP的10%。當前,家庭規模趨向小型化,老年人向機構、社區等尋求專業養老服務的需求不斷擴大,失能失智人口的護理型養老床位需求也日益增加。
(三)技術賦能作用日益顯著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深刻影響並推動養老行業的發展。5G、AI、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養老產業中的應用不斷深化,各養老企業利用科技創新探索智慧養老新業態。國家層面不斷完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推進智能設備在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場景的集成應用,健康管理類、養老監護類、心理慰藉類智能產品不斷問世。
當前,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投入養老行業,行業競爭格局不斷加劇,但尚未形成靈活度好、成熟度高、營利性強的商業模式。
(一)市場主體多元化
大型央企、國企、保險、地產、醫療、健康、製造業等企業紛紛進入養老相關領域,逐步加大產業投資力度。在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多元化市場主體結合自身現狀不斷探索各種類型養老模式,如保險與養老相結合的模式、培療轉型模式、公建民營模式、地產項目配建養老機構模式等。
(二)競爭格局分散
整體而言,現代化養老在國內發展周期尚短,市場商業模式繁多,但尚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養老市場競爭格局較為分散,頭部企業的床位管理規模多數不超過3萬張,業務類型雖類似,但在區域未出現明顯的產品競爭和價格競爭,整體競爭態勢不明顯。
未來,養老行業將在政策、產業、需求、科技等多方面的影響下,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一)醫養結合成為應對老齡化的長久之計
政府將加強統籌協調,明確監管職能,協調區域內養老和醫療資源,制訂相應的配套政策,重點解決老年人的醫療和護理難題。同時,注重促進養老行業護理水平的提高和老年醫療康復產業的發展。
(二)旅居養老成為老年人新的消費升級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能夠自理、經濟實力較強的老年人不再滿足於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層次的旅遊、居住、休閒活動。在網際網路、移動支付、App、物聯網等新技術背景下,旅居養老聯盟平台將不斷湧現,開發出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旅居產品,提供專業化服務。
(三)智慧養老為健康養老產業賦能
智慧養老產品、企業、機構不斷發展,健康管理類可穿戴設備、可攜式健康監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等產品日漸豐富。健康養老產品製造商、服務提供商以及系統集成商等企業快速成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養老新模式新機制發展催生新應用場景,遠程醫療照護、線上醫療、慢性病管理等應用場景將不斷落地。
(四)老年用品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老年用品的需求日漸增加,市場獲得了較快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品種類日漸豐富,供給能力不斷增強,服務質量穩步提升。功能性老年服裝服飾、智能化日用輔助產品、安全便利的養老照護產品等五類重點老年用品種類將更加豐富。
(五)人才培養是健康養老行業補短板的重點
我國健康養老行業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稀缺難求已成為行業發展瓶頸。未來,校企合作力度不斷加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繫與合作更加緊密,建立互相培養機制。養老相關專業將進一步細分,如養老護理、老年康復、老年社會工作等,以更好地滿足養老需求。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發展全過程,激活長壽消費新動力。結合國家在健康養老產業上的最新政策及行業發展現狀,聚焦健康養老業務的定位與模式、服務運營能力、數位化技術創新和專業人才培養等核心要素建設。
(一)醫養結合:引領行業創新,打造核心優勢
建立養老與醫療聯合體,構建醫養結合服務體系。推動細分賽道優勢專業建設,加強養老機構與公立、非公醫療體系之間的聯動機制,發展多元模式,為不同目標人群提供連續的康復治療服務。
(二)品質化運營:加強品牌建設,強化運營能力
創建可信賴、有情懷、有內涵的專業養老服務連鎖化品牌。建立統一的管理機制、技術標準、服務規範,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標準化管控體系,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機構管理標準化。
(三)數位化管理升維:推進平台化管理和標準化建設
養老行業現狀分析指出,依託數字信息技術的應用發展和標準體系建設,推動平台化與管控體系深度融合。打造平台型、共享型管理模式,研發養老機構智慧管理系統,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
(四)聚焦人才培養:著力培育健康養老專業人才
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儲備健康養老管理型人才。加快培育建設健康養老醫護隊伍,完善薪酬待遇掛鉤機制,提高養老從業人員地位待遇。
2025年,我國健康養老行業在政策扶持、資本關注及技術實踐的加持下,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然而,行業整體的服務能力、質量和效率與老年人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高品質養老服務的供需矛盾尤為突出。未來,養老行業需要在醫養結合、智慧養老、品質化運營等方面發力,構建更加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
更多養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