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4年末,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2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5.6%,標誌著我國已全面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面對龐大的銀髮群體需求,政府通過政策創新與產業協同持續完善服務體系,智慧化、多元化、普惠化的養老消費新格局正在形成。本文基於最新統計數據,系統梳理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果,並展望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養老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末,全國累計建成家庭養老床位超44萬張,居家適老化改造惠及210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在社區層面,36.6萬個養老服務設施構成基礎網絡支撐,老年助餐點數量突破7.5萬個,中央財政專項補貼持續擴大服務覆蓋範圍。機構照護能力顯著提升,護理型床位占比達65.7%,農村養老體系建設方面,縣域創新試點投入2.96億元資金推進服務均等化。
全國養老服務信息平台整合40萬家服務機構數據資源,"智慧養老院"建設已在滬蘇等地實現規模化應用。截至2025年7月,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商數量突破60家,形成涵蓋智能家居、健康監測等領域的產業鏈條。重點研發計劃支持下,老年健康監護設備、服務機器人等創新產品加速落地,銀髮經濟產業園區在京津冀、大灣區等地形成集聚效應。
醫療與養老服務融合持續深化,全國醫養結合機構達1.6萬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養老機構簽約率達90%以上。文旅康養領域創新突出,老年旅遊專列覆蓋23個省份,定製化旅居產品帶動年均超500萬人次出行。教育服務方面,五級老年教育網絡已實現縣域全覆蓋,線上平台註冊用戶突破3000萬,課程內容涵蓋健康養生、智能設備使用等實用領域。
適老化改造服務平台整合60餘家服務商資源,形成需求響應-方案設計-效果評估的全鏈條服務體系。醫療健康類平台實現在線診療29萬例次/季度,上門護理服務覆蓋超2.9萬名失能老人。社區養老照護平台通過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測用戶狀態,智能預警系統使應急響應效率提升40%以上。
展望:
當前我國養老服務已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發展格局。數據顯示,2025年養老服務消費規模較五年前增長超過180%,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推動服務形態向精準化、個性化演進。未來需進一步強化數據治理與安全保障,在適老化改造、長期護理保險擴面等方面深化制度創新,構建更具韌性的銀髮經濟生態系統,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堅實支撐。
更多養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