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及其製品是我國傳統、大宗出口商品,年出口金額近20億美元,出口量約占國際市場的70%。我國已成為世界最主要的羽絨及其製品生產、加工、出口大國。
近年來,由於加入該行業的企業越來越多,競爭日趨激烈,在出口羽絨及其製品中質量問題日益突出。有關國家和地區的相關行業組織為了保護行業的健康發展和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的質量抽查計劃,加強了對羽絨製品質量的監管,其中尤以去年開始實施的美國羽絨羽毛理事會(ADFC)的標籤驗證計劃影響最大。ADFC通過對市場的抽查、會員的舉報等手段,對會員和非會員的產品質量進行監控,對通過一定程序抽查不合格者責令其產品下架或更改產品標籤。對於不採取相關措施者,則向政府主管部門舉報。目前為止,已立案15起,其中的7起被認定為有質量問題而得到了相應處理,這其中主要是來自中國的產品。
上述事件的發生,在行業內引起很大震動,廣大的相關企業、機構紛紛反思,這些問題是如何產生的,自己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該承擔什麼責任,以及如何解決等。
問題——質量檢測不合格
羽絨製品的特點是輕、軟、暖。目前世界上尚沒有一種保暖材料,無論是天然的還是人工的,具備羽絨的保溫性能,而羽絨的高含絨量、高蓬鬆度等指標是這種優越性能的基礎。如此,是否含絨量越高、質量越好?回答是根據實際需要,並非越高越好,比如枕芯、靠墊、床墊等不覆蓋於身體之上的產品,填充純毛片或低絨毛片就可以了。而且含絨量與價格是成正比的,消費者購買時,還要考慮性價比的問題。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買到貨真價實的產品就是高質量的產品,也就是說,符合法規、標準及標籤標識要求的產品即為合格的產品,也就是質量好的產品。
根據國際權威羽絨檢測機構之一——美國國際羽絨羽毛檢測實驗室(IDFL)和我國最大羽絨檢測實驗室——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羽毛絨檢測實驗室提供的近幾年羽絨製品及羽絨填充料樣品的檢驗結果來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朵絨含量低、絨/羽絲含量過高、陸禽毛/絲含量過高、絨毛絨中鴨毛絨過高、損傷毛含量過高、羽絨製品面料防鑽絨性能差、製品標識或包裝廣告與實際填充料不符、充絨量不足等等,而且檢獲的不合格樣品數有逐年增多的趨勢。比如陸禽毛/絲含量過高的問題,據IDFL統計,在2004年,有5%到達美國的產品中陸禽毛/絲超標,2005年為12%,2006年為23%,其中不乏中國出口的產品。據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羽毛絨檢測實驗室統計,因「傳統的」不合格原因「含絨量過低」而被列為不合格的樣品數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而由於陸禽毛含量超標而不合格的樣品數逐年遞增,這一點與IDFL的統計結果是基本一致的。還有是客戶收到的大貨品質達不到事先所確認的樣品的要求。
原因——主客觀並存
應該說,產生這些質量問題的原因,有主觀方面,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
從主觀方面來說,主要有以下二種情況:由於市場競爭激烈,進口商、零售商競相壓價,給予製造商、出口商太大的價格/成本壓力。生產企業在接單的壓力下,明知客戶的報價太低而不能,但還是把訂單先接下來再說。然後抱著僥倖的心理,降低標準生產;極少數企業在利益驅動下,有意降低產品品質,以獲得額外的利潤。這種做法有時是製造商與國外進口商聯手實施的;
從客觀方面來說,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有些企業對有關的標準、規定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全面,導致企業內部檢驗結果不準確或乾脆沒有內部檢驗機構與流程。同時送外部檢驗機構檢驗也基本不送,致使產品質量處於失控狀態;部分進口商本身對有關標準、技術不甚了解,導致提供給製造商的品質規格、要求不夠明確或不正確等,造成生產企業不能真正掌握質量要求;國內外各羽絨檢測檢驗機構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不同機構對同一批產品的檢驗結果差距較大,從而引起質量爭議。
後果——影響中國羽絨製品形象
以上出現的質量問題,給我國的羽絨出口造成了下列不良後果:索賠、退貨等法律問題;除當事企業的名譽受到影響外,還影響到了所有中國羽絨製品的形象。據介紹,由於過去幾年中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中發現的問題較多,美國、歐洲的一些行業協會和政府機構已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進行更多的抽檢。一旦發現問題,將受到撤拒、修改標籤甚至被罰款的處理。
建議—加強質量問題防範
由於出口羽絨製品質量問題牽涉到多方,我們認為有關各方應在下列方面進一步改進:
進口商和零售商
了解所在國家的標籤標準,據此向生產企業提出儘可能詳細的產品性能說明要求並落實在書面上;向生產企業的報價要合理。當生產原料價格波動時,應和生產企業及時溝通並給予適當的補償。
相關國家的行業協會
確保生產企業能夠正確理解相關進口國家的質量標籤標準規定;監督本國各銷售商以平等方式競爭;對在本國銷售的產品進行質量檢測。
中國檢驗檢疫部門
提供技術諮詢和講座,向出口企業傳遞所掌握的進口國家和地區的法規、標準信息;使生產企業了解質量的重要性,鼓勵並督促他們建立質量保證體系,承擔相應質量責任;加強出口羽絨製品質量的監管。
羽絨及其製品專業檢測實驗室
向有關各方提供檢測方法和標籤標準的技術諮詢和講座;為客戶檢測樣品並提供準確的檢測結果;當檢測不合格時,立即提醒相關生產企業。
代理公司
將終端客戶的要求詳細、精確地傳遞給生產企業。必要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給生產企業一個公平合理的價格。不要試圖獲得標籤和實際質量不一致的產品;在最終啟運前,根據需要,對所有批次的採購產品進行質量檢驗。
生產企業
從客戶獲得詳細的質量要求;向羽絨原料供應者提供詳細的羽絨質量要求;對所有採購批次的羽絨原料進行質量檢驗;制訂一個內部質量控制體系,確保生產的產品質量穩定。
羽絨原料加工廠
了解各項標準的品質要求;從客戶處了解詳細的羽絨質量要求;制訂一個內部質量控制體系,確保生產的產品質量穩定;交貨前,對所有產品進行質量檢驗。
羽絨及其製品的質量要靠與該行業相關的所有各方來保證,包括上述零售商、貿易公司、製品製造商、羽絨填充料加工企業、面輔料提供商、行業協會、檢驗機構和政府相關部門等,而非製品製造商一家的責任。只有有關各方密切配合,真誠合作,誠信經營,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存在的質量問題,使羽絨行業健康、持續地得到發展。
作者簡介
白翔,英文名字Blake Boyer, 美國國際羽絨羽毛檢測實驗室(中國)杭州辦事處長駐代表
王華雄、宋保國 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羽毛絨檢測實驗室
更多羽絨製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羽絨製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